接連颱風古城牆崩塌與樹有關 恆春古城牆修復也遇榕樹共存課題
文資局在恆春古城B005到B007段修復工程近尾聲,該城牆段有與一棵榕樹共生,文資局昨在恆春鎮辦說明會傾聽地方對古城牆與樹態度,正反意見都有。文資局表示,會再找專家研議,尚未有定論。記者劉星君/攝影
今年臺風侵擾多,文資局發現,臺南市、澎湖縣出現古城牆崩塌的共同點都有樹。文資局在恆春古城B005到B007段修復工程近尾聲,該城牆段有與一棵榕樹共生,文資局昨在恆春鎮辦說明會傾聽地方對古城牆與樹態度,正反意見都有。文資局表示,會再找專家研議,尚未有定論。
恆春古城正進行B005到007段修復工程,總長度241.85公尺,該工程在西門南側,恆春共融公園周邊到福德祠前福德路,現場設置施工圍籬,該工程修復原本預計今年9月完工,但遇颱風攪局,工程預估今年底完工,明年初驗收。
工程尾聲,該城牆段有與榕樹共生,現階段維持原規畫,文資局考量,今年受颱風侵襲,臺南市的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跡-南門段殘跡-城牆東側端掏空造成馬道內傾塌陷,該段城牆長度約70公尺,崩塌長約18公尺、坍塌深度1.5公尺。另外澎湖縣的媽宮古城順成門段鄰篤行十村側,出現坍孔面積3.4乘3.3公尺。這兩處古城牆遺構崩塌共通點,垮掉的旁邊都有樹,樹根竄進城牆中,出現孔隙讓水有機會進入後導致崩塌。
文資局昨天晚間在恆春鎮跟居民說明,恆春古城西南段B005到B007段修復的進度,這次工程對於榕樹尚未進一步處理,說明工程進度。由於其他古城受到颱風影響出現崩塌,因此先來傾聽居民對於古城與樹之間的態度。
「榕樹與城牆之間,恐出現掏空,樹是活的,會一直長根」,文資局表示,恆春古城牆的共生榕樹,這棵榕樹,樹幹11公尺,樹冠10.6公尺,榕樹約有8公尺的長度是嵌在城牆中,原本就已出現榕樹根竄附,導致馬道面開裂,這在臺風來之前都有修補過,但經歷7月丹娜絲颱風後,城垣崩損,中腹土流失情況。
昨晚說明會中,有居民認爲要移樹,也有居民認爲讓城牆與樹共生,找到平衡點,這也是屬於這個時代城牆樣貌,也有居民認爲要在安全前提下,確認樹與城牆之間的結構關聯。
文資局表示,傾聽地方意見後會再找相關專家學者研議,尚無定論。
屏東科技大學教授兼植物醫學教學醫院院長陳文華表示,古城牆會隨時間風化,榕樹根系很強,一定會破壞其結構。若榕樹不會破壞古城牆,他贊成兩者都留下來,但實際狀況不是這樣,榕樹一定會破壞,即使現在還未破壞,那10年後、50年後呢?如果兩者可以和平共存,當然可以都留,但現實是古城牆與榕樹必須要有所取捨,看哪個比較重要。如同說榕樹長在一棟民宅,最終破壞房子結構,難道不應該除掉嗎?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文資局在恆春古城B005到B007段修復工程近尾聲,該城牆段有與一棵榕樹共生,文資局昨在恆春鎮辦說明會傾聽地方對古城牆與樹態度,正反意見都有。文資局表示,會再找專家研議,尚未有定論。記者劉星君/攝影
文資局在恆春古城B005到B007段修復工程近尾聲,該城牆段有與一棵榕樹共生,文資局昨在恆春鎮辦說明會傾聽地方對古城牆與樹態度,正反意見都有。文資局表示,會再找專家研議,尚未有定論。記者劉星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