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藍道」成魔之路 檢警痛批:司法輕縱造成
去年爆發所謂「臺版柬埔寨」慘案,詐欺集團囚虐人頭帳戶,甚至殺人棄屍,震驚社會。(本報資料照片)
綽號「藍道」的臺版柬埔寨主謀杜承哲,年僅28歲,但過去幾年已犯下不少詐欺犯行,從「收水」角色,一躍成爲操控虐殺人頭帳戶的大魔頭。過去他曾緩刑過,又在保護管束期間,替假投資詐欺集團收水洗錢,但法官仍認爲他「非至惡不赦」,可以矯治,2年前高院判他有期徒刑10月,還讓其易服社會勞動,免囚、免強制工作,不痛不癢的刑罰,讓檢警忍不住痛批,司法的輕縱,造就臺版柬埔寨慘案大魔王。
去年11月初爆發的囚虐致死臺版柬埔寨慘案,從淡水、桃園延燒到臺中,士林地檢署和臺中地檢署相繼偵結,都指向詐團主謀爲綽號「藍道」在逃的男子。本週士檢指揮新北市警方逮捕正在易服社會勞動的杜承哲,但他辯稱只是幣商,對相關指控一概否認,13日遭聲押禁見獲准。
藍道這些年都在從事詐欺,被逮時都供稱在從事廚師工作,月薪3萬多,有老婆小孩要養,但實際上他一路從「收水」的角色,到「自立門戶」操控囚虐人頭帳戶,在詐欺犯罪圈子,愈混愈大尾,孰令致之?
藍道背後固然有金主在支持,但讓他肆無忌憚,檢警將矛頭指向司法。
2020年,藍道加入玩線上遊戲認識的高、方姓友人所組的收水集團,保底薪5萬,並收取詐欺金額的百分之1紅利。他負責將方姓男子購得的人頭帳戶,整理人頭帳戶的網路銀行密碼帳號爲易於記憶的數字(俗稱洗車),並於網路搜尋人頭帳戶約定轉帳的限額,並持續提醒共犯,各該人頭帳戶所剩餘的約定轉帳限額,避免被害人入金金額超過約定轉帳限額,可能導致人頭帳戶內金錢無法即時轉出。
2021年,刑事局國際科循線破獲該洗錢集團,初估該集團經手洗錢金額高達1.2億元,並向法院聲準扣押7261萬元的動產及不動產,高、方姓男子和藍道都遭收押。由於藍道等人陸續賠償被害人,與之和解,法官認爲「犯後態度良好」,一審僅判刑1年8月,二審更改判10月,更讓檢警氣結的是,原本就有詐欺前科,還在緩刑期間的藍道,明明是詐欺累犯,這次卻連關都不必關。
2021年12月10日,大法官釋憲宣告,「強制工作」違憲,即日起失效。而在該年11月初的高院判決,藍道就被輕判10月,當時組織犯罪還有強制工作的相關規定,但法官也沒宣告他須強制工作。
法官認爲,杜承哲參與加重詐欺集團固有不該,但他角色僅爲「收水」工作,參與程度不深,雖仍屬該集團內不可獲缺一環,但其主、客觀惡性,較諸該集團主要成員,並非至惡不赦,難認繫好以犯罪爲習性之徒。
法官還認爲,杜當時就讀高職夜間部,白天並在餐廳擔任廚師,經由本次偵審刑罰後,應足以達成預防矯治的目的,尚「不至對社會造成危害」,故依其行爲之嚴重性、表現之危險性、「對於未來行爲之期待性」,經斟酌比例原則後,認爲沒有施以刑前強制工作的必要,因此不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3項規定對其宣告強制工作。
檢警說,這並非事後諸葛,因藍道在當時就已是詐欺累犯,法官卻仍認爲他犯行不算重大,且與被害人達成和解,透過相關矯治,未來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所以願意給他免囚、免強制工作的機會。
就因司法的輕縱,讓他有機會精進詐欺技巧,發現假投資詐騙,一騙3到6個月,過去人頭帳戶一被警示就無用,因此用囚禁的方式「控車」,手段也比比他詐團兇殘,人頭帳戶只要反抗就上銬、電擊、虐打、喂藥,造成北、中臺版柬埔寨4死慘案。
最諷刺的是,在幕後操盤許久,檢警追了幾個月,最後逮到藍道,還是在法官准許他易服社會勞動的機會時下手。檢警忍不住批評,若當初法官把藍道送進監獄,雖然「控制人頭帳戶」仍是詐欺犯罪趨勢,但這種以他爲首,泯滅人性、殺豬仔棄屍的臺版柬埔寨,還會爆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