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危機暫緩 商家陸續恢復收款
街口支付停用潮已趨緩,14日包括美廉社、路易莎、清心福全等連鎖店家已恢復收款。(本報資料照片)
街口支付受到母公司官司波及,上週爆發成立以來最大停用潮,不過在經營團隊與金管會出面說明後,提領潮已趨緩。街口在週末持續與店家溝通,14日包括美廉社、路易莎、清心福全、eTag、TGI FRIDAYS、凱擘大寬頻、丁丁藥局及媽咪愛等連鎖店家已恢復收款。
街口上週五記者會表示,含用戶儲值金和商家待撥款的「代收付款項帳上餘額日均量」約新臺幣40億元,沒太大變化。市場傳出金管會要求街口每日需回報數據,金管會對相關報導不予評論,僅重申持續掌握街口業務狀況,視情形採取必要監理措施。
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捲入與泰山企業的股權交易糾紛,法院判定需返還新臺幣36億元並申請假執行,在街口金科遭法院執行查封消息傳出後,波及街口支付,除不少用戶急着提領餘額,商家也有拒收街口。
電支業者指出,街口高層與金管會先後出面滅火,看起來已度過首波危機,不過導火線與泰山的官司尚未解決,此案解決前,用戶的信心仍會持續受到影響,對長期發展不利,這恐怕纔是街口須徹底面對的問題。
對於金管會緊盯街口數據,同業認爲,像是每天儲值帳戶金額變動、代收付款項,及特約店尚未恢復和已恢復合作等數據,基本上就是觀察停用潮是否緩和指標,「金管會不看這些要看什麼?」倒不必刻意放大解讀。
金管會則重申,街口已在7月10日依規定向銀行局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並對外澄清,最晚需在7月21日前提書面報告,而街口所保管客戶款項全數交付信託,客戶權益不受影響,金管會將持續掌握街口業務等相關狀況,並視情形採取必要監理措施,確保用戶權益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