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面對美國全球最高一檔關稅,印度和巴西的下一步怎麼走?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 陳子帥】當地時間6日,美國將對印度和巴西的關稅稅率均上調至50%,爲其全球單邊關稅最高檔。面對美國濫施關稅行徑,印度、巴西兩國齊聲說“不”。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爲,作爲大型經濟體,50%的畸高關稅是印度和巴西兩國所不能接受的。另外,美國的關稅主張觸及了兩國核心經濟利益甚至於政治權利,因此受到了兩國抵制。專家表示,美國以關稅手段對外脅迫,嚴重侵犯他國正當利益,勢必遭到越來越多的反對。各國也應團結起來,共同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以世貿組織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據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簽署行政令,以印度“以直接或間接方式進口俄羅斯石油”爲由,對印度輸美產品徵收額外的25%關稅,從而使其對印度施加的總體關稅上升到50%。《紐約時報》稱,美國幾乎等同於向印度進行了“宣戰”,讓兩國數月來的貿易談判陷入了不確定之中。

印度外交部6日發佈聲明表示,美國對印度加徵關稅等行爲“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印度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維護國家利益。聲明說,印度進口俄羅斯石油基於市場因素,整體目標是爲了確保印度能源安全。

據英國《金融時報》最新報道,週四在新德里舉行的農業部門會議上,印度總理莫迪表示“永遠不會在農民、牲畜養殖戶和漁民的利益上妥協”。他說,“我知道,我將不得不付出沉重代價——但我已做好準備。”另據瞭解美印貿易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堅持要保護本國的糧食和乳製品行業,這一堅持成爲雙方貿易談判中的一個關鍵分歧點。

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曾參與多場印度貿易談判的貿易經濟學家比斯瓦吉特·達爾表示,鑑於美政府表現出的咄咄逼人的態度,印度必然會做出一些反應。因爲“對於一個主權國家來說,聽到來自另一個國家的這種威脅是不可接受的。”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謝超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政府宣佈並加碼對印關稅,升級了雙方的外交摩擦,且特朗普對印度的言辭也頗有不恭,使印度不僅在貿易層面受到實質性衝擊,同時在外交形象層面也丟分不少。因此,從以上角度來看,印度是受影響和衝擊較大的國家。謝超說,特別是,近日美國政府重啓印巴聯動,尤其是關於未來推動巴基斯坦向印出口石油和關於印度“死亡經濟體”的評價等,對印度的國際形象又形成了新一輪較大沖擊,因此引發了印度力度較強的牴觸。

謝超進一步分析,當前印度國內已出現對美主動讓步和限制印俄能源貿易的聲音,以平息特朗普政府對印怒火。加之貿易領域,印度高度依賴對美出口,且對美技術的依賴也在加強,因此印度反制美國的手段並不多,受限於實力,印度也難以在一場對美貿易消耗戰中獲得利益。

這位學者進一步表示,印度能夠做出的應對,更具可信性的是外交層次,尤其是加強與中俄的關係。一方面是利用印俄防務合作,擺脫在防務技術領域對美依賴;另一方面發展印中貿易,以在印美貿易之外尋找新的貿易突破點。不過謝超也認爲,印度需要在對中俄關系方面做出更實質性的合作舉動,才能讓特朗普相信印度具有反制美國的堅定決心,目前莫迪政府仍試圖保持搖擺外交態勢,這並不利於印度應對美國貿易制裁。

6日,美國將對巴西的關稅也上調至50%,與印度同處其全球最高關稅國家之列。巴西總統盧拉在接受路透社獨家採訪時表示,他認爲現在沒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直接談判的空間,因爲談判很可能是一種“羞辱”。

報道稱,儘管美國對巴西的關稅已處於全球最高級別,但似乎不太可能讓該國經濟脫軌,因此盧拉比大多數西方領導人更有底氣與特朗普唱反調。此前特朗普將新關稅與他要求停止起訴右翼前總統博爾索納羅聯繫起來。後者被指控陰謀推翻2022年大選結果,目前正在受審。 盧拉稱“這不是一次小規模的干預。美國總統認爲他可以對巴西這樣的主權國家指手畫腳。這是不可接受的。”

據新華社報道,巴西政府6日表示,已將美國的關稅措施上訴至世貿組織,對美國政府根據其今年4月2日頒佈的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和7月30日頒佈的“應對巴西政府對美國的威脅”行政令實施關稅措施提出質疑。巴西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美方實施上述措施公然違反其對世貿組織作出的最惠國原則、在世貿組織框架內談判達成關稅上限等核心承諾。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對巴西處於貿易順差狀態,理論上若巴西進行報復,吃虧更多的將是美國,這可能是巴西對美說“不”的重要支撐之一。另外,巴西盧拉政府與美國特朗普政府政治立場的不同,也使得前者在面對50%的高額關稅時必須做出強硬的表態。其次,周密認爲,美國升級關稅打壓措施激發了巴西民衆反對,盧拉政府因勢利導也有利於其政治選情。

對於兩國未來經貿關係的發展,周密分析認爲,巴西肯定不願意承受如此高的關稅,且盧拉也表態不會放棄雙方進一步談判。基於此,兩國可能會在適當時機進行接觸,且鑑於特朗普反覆不定的政策風格,雙方經貿關係的發展與變化有待進一步觀察。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接受採訪時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很明顯美國已把關稅手段當作地緣政治工具,對印度和巴西兩國進行施壓,以實現其利益訴求。而面對美國的勒索,兩國基於維護自身發展主權,也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採取了不妥協立場。

李海東說,美國的單邊關稅措施很明顯嚴重損害了以規則爲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顛覆了全球正常的經貿秩序,將自身利益凌駕於他國之上,勢必遭到反對。他向記者表示,過往的歷史表明,貿易戰、關稅戰不會有贏家。因此,國際社會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以推動全球朝向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