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改革、評價面優勢 利多加持 日股重返4萬點大關

日股於7月23日強勢反彈,日經225指數輕騎跨越過4萬點重要關卡,終場大漲逾1,400點。圖/美聯社

日本選舉與貿易不確定性解除後,日股於7月23日強勢反彈,日經225指數輕騎跨越過4萬點重要關卡,終場大漲逾1,400點。法人指出,美日達成15%關稅協議、汽車產業關稅不如市場預期高成市場亮點,選後財政政策加速,結構性改革與評價面優勢,有望持續吸引資金迴流。

路博邁臺日雙星股票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日本國會選舉結果出爐,消除政治變數,且有關美國針對日本商品,特別是汽車產業的關稅議題明朗化,原本市場擔心美方會大幅調高汽車關稅,最壞情境可能維持25%,但最終下降至15%,對日本經濟影響有限,讓市場鬆了一口氣。因此,汽車產業成爲此次反彈的領漲族羣。

市場開始預期日本央行升息時點可能會較原先預期提前,這對金融族羣是一大利多,因爲企業信用狀況穩定有利銀行放貸,利差擴大金融業整體受惠,除汽車與金融族羣,市場也看好內需消費相關產業,關稅疑慮解除也有助於緩解物價急升的壓力,對消費族羣形成正面支持。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邱正鬆認爲,市場原已反映汽車產業風險,一旦貿易談判出現正向發展,即具備成爲股價催化劑的條件。

本次稅率確定後,汽車類股強勁反彈,也顯示市場信心回升。邱正鬆強調,儘管仍有部分不確定性待觀察,但日股吸引資金的三大優勢未變:企業治理改革、溫和通膨下的經濟正常化、與整體評價仍具吸引力。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提醒,短線雖利多涌現,但政治局勢仍需留意。自民黨選舉挫敗後,首相石破茂面臨逼宮壓力,未來是否換人仍未明朗。但不論政權是否更替,選後執政聯盟勢必要更多妥協,減稅等利民措施反而可能更積極推動,有助提振內需。

根據現階段的觀察,關稅對終端消費價格的轉嫁速度緩慢,現階段對美國內需的衝擊有限,但仍需持續追蹤後續變化。

展望後市,美國關稅對日本企業獲利的影響,將成本轉嫁給美國客戶的能力,成爲決定日本各個產業未來競爭力及股價表現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