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發改委主任談話 陸GDP增長保五有難度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昨(9)日表示,2025年大陸GDP規模預計在人民幣140兆元(約新臺幣574兆元)左右。據大陸官方1月公佈2024年大陸全國國內生產總額(GDP)爲人民幣134.9兆元,按此估算今年經濟增長率約3.8%左右。顯示今年要達到約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挑戰不小。

鄭柵潔昨在國新辦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經濟總量連續跨越人民幣110兆、120兆、130兆,今年預計可以達到人民幣140兆左右;「十四五」期間增量預計超過人民幣35兆,相當於再造一個長三角。

鄭柵潔指出,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四年經濟增速平均在5.5%,在經受各種風險挑戰的衝擊下,還能保持這樣的增速,在經濟發展史上應該是前所未有的。

此外,在創新驅動方面,他提到,「十四五」規劃把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大陸研發投入再創新高。去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到人民幣1.2兆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68%,接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水準。

鄭柵潔也羅列大陸「十四五」期間的成績:發電裝機容量佔全球三分之一;單位GDP能耗四年累計降低11.6%,相當於減少1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2024年大陸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9歲,從「十二五」到「十四五」,每五年都增長了一歲;全大陸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縮減到2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