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25成都5+2升學政策:青羊、高新、天新家長注意這些細節!

昨天,成都5+2各個區都發布了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細則。那各個區有哪些值得家長關注的重點呢,團長幫大家梳理了一下。

5+2區共同關注:

擇校生公辦民辦都不再享“直升”

(一)小學、初中入學:公民同招,民辦校內直升拒絕“擇校黨”

小學入學方面,實行公民同招,公辦學位保底。公辦、民辦學校實行統一報名、統一進程、統一公佈結果,如果同時被公辦和民辦錄取,需要家長在規定時間內確認學位,超過時間不確認的,默認放棄民辦學位。如果已確認民辦學位但又放棄的,家長要在新學期開學前向區教育局提出申請,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公辦學位。

初中入學方面,民辦學校今年有一個新規定:“從2025年入學的初一新生起,就讀民辦初中的學生中考時若希望申請本校高中校內指標,須滿足符合初中政策性入學、在實際就讀學校有3年學籍(政策轉學的須在學籍轉入學校實際就讀滿2年)應屆畢業生的條件。”

直白點說就是想初中畢業直升本校高中部的,初一入學的時候不能擇校,轉學生也必須符合政策,同時要有本校學籍。

另外,民辦學校校內直升的問題。之前有家長在問:可不可以先答應學校的直升,再出去參加公辦搖號,最後再兩者中選擇一個?

政策明確規定了,就讀於一貫制民辦學校的娃娃,在小升初的時候如果自願選擇並且被本校初中部直升錄取了,就不能再參加其他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錄取了。

這兩個規定重點在於規範民辦學校的招生程序,同時也保障本校生源,避免出現“腳踏兩隻船”的情況。

(二)“購房新政”人員子女入學:買房就可以上學

今年,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購房新政”人員子女入學問題。

從去年9月份開始,成都多個區頒佈了購房新政:就是說父母買了房,不落戶成都,在義務教育階段娃娃也能入學(與隨遷子女、戶籍生有區別)。

今年是這個政策實施的第一年,具體到每個區,申請流程、入學方式又有差異。

青羊區:

(來源:青羊教育公衆號)

武侯區:

(來源:武侯教育公衆號)

(來源:成都高新區教育體局公衆號)

家長需要注意網籤備案時間是否滿足條件。成華、青羊、武侯三個區都是由區教育局統籌入學,高新區是在保障戶籍兒童的基礎上,再參照戶籍兒童進行搖號報名。

天府新區和金牛區此前也發佈了“購房新政”,但本次招生細則說並沒提及,可能後續會有補充。 另外要注意,這項規定針對的是今年入學的娃娃,至於明年、後年還會不會延續這個政策,還要等後續的官方消息。

具體到各區,今年升學政策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呢?

錦江區

三所小學卡落戶時間

錦江區三所小學繼續學位預警,需提前一年落戶。

與往年一樣,錦江區依舊是這三所小學學位預警,分別是:成都市龍王廟正街小學、成都師範附屬小學學道校區和成都市鹽道街小學鹽道校區。

要讀這三所小學的娃娃不僅要有劃片範圍內的戶籍,還必須至少提前一年落戶(2024年8月31日前)。同時,明年這三所學校還是繼續學位預警,跟今年政策一樣,需要提前一年落戶。

青羊區

小升初熱門片區戶籍優先

青羊區今年的入學政策沒有什麼大變動,但提到了明年的變化。

從2026年開始,學位緊張的片區,優先錄取戶籍在青羊區、且滿足“兩個一致”的學生。

“兩個一致”是啥意思?

就是娃娃與父母戶籍所在地一致,且戶籍所在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

其中父母要有100%產權,父母一起100%產權或者父母任意一方擁有100%產權都可以,但是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擁有全部產權或者部分產權,那就不滿足條件。

買個書包房掛戶,人卻不住在那裡,這種情況就是戶籍所在地與實際居住地不一致,也不滿足“兩個一致”。

政策原文

(來源:青羊教育公衆號)

什麼意思?通俗來說就是:青羊區熱門片區(比如青2、青5),從2026年起,升學主要看戶籍地!並且要求法定監護人100%產權!

往年,在青羊區學籍、戶籍同區不同片的情況下,小升初可以學籍、戶籍二選一,2026年開始,不得行了,必須戶籍優先!否則就有被統籌的風險。

舉個例子,A同學和B同學都在青二片某小學上學,A同學戶籍在青四,B同學戶籍在青二,那麼小升初搖號的時候,他們都選擇在青二片升學的話,B同學會優先被錄取,A同學則靠後,如果本片區戶籍生錄滿了,那A同學就不能在青二升學了。

優先保障“兩個一致”

中和AB片區政策不變

小學入學方面,高新區近幾年一直都是優先保障“兩個一致”條件的娃娃劃片入學,不滿足條件的娃娃再進行統籌安排。

(來源:成都高新區教育體局公衆號)

小升初階段,學籍和戶籍不在同一個片區的情況要特別注意,如果選擇在戶籍地升學,也是滿足“兩個一致”條件和監護人有100%產權的娃娃優先保障入學,如果不滿足條件,是有被統籌的風險的。

(來源:成都高新區教育體局公衆號)

團長這裡就要提醒高新區的家長,如果想讀的初中很熱門,一定要儘早解決“兩個一致”和產權問題。

另外,今年區屬辦初中依舊是兩個批次錄取,也就是家長們說的小小搖號和小搖號,6月26號會發布具體公告。

高新區的小學入學大部分都是單校劃片,中和AB片區是例外,實行多校劃片,今年政策沒變。具體政策後續高新區教育體育會員公衆號會發布。

(來源:成都高新區教育體局公衆號)

天府新區

小學增加志願個數,

初中C、F學區合併

天府新區今年繼續實行多校劃片和多批次錄取。

天府新區的入學政策就是看起來複雜,實際理清楚了就很簡單。

(一)天府新區搖號邏輯

小學和初中的錄取都有三個批次+專項招生計劃。這四次填報機會,只要你滿足條件,都可以填,但各批次分批錄取。

第一批次先填報,第二是專項計招生劃,但專項招生計劃先出結果。第二、三批次同時填報,二批次先出結果,三批次後出結果。前面一個批次出了結果就不再補報了。一旦被前面的批次錄取了,後面的批次就不用管了。如果幾個批次錄取結束後都沒被志願學校錄取,那就統籌。

但是這裡要注意,有個例外:市直屬初中大搖號

“按照成都市和天府新區小升初政策要求,被市直屬學校錄取的學生,不再享有已取得的新區公、民辦初中學位,也不能再參加其他公辦、民辦學校的搖號。”

今年市直屬學校大搖號錄取結果公佈時間比專項計劃要晚,也就是說,如果大搖號中了並確認了,專項招生計劃的志願就作廢了,只能放棄。如果放棄大搖號的學位,就只能等本區統籌安排公辦學位。所以,要不要參加大搖號,家長們要慎重,懂得取捨。

(二)小學第三批次增加1個志願

今年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小學第三批次由3個志願調整爲4個。

第三批次是填報的重點,也就是娃娃戶籍對口劃片學校的那個批次,從原來的3個志願增加到4個:自願填報1個面向全區招生學校志願+3個學區志願學校。

全區招生學校有:天府四中小學部+天府實驗中學小學部+天府十一學校小學部。

(來源:天府教衛發佈公衆號)

全區搖號的學校與另外填報的3個學校不衝突,所以今年想衝這四所學校的家長可以大膽衝!

可以推測,今年天府四中小學部的中籤率可能會創新低。

(三)初中C、F學區合併

小學學區沒變化,初中學區C區和F區統一合併到C區。新增科學城及興隆街道部分區域,學校數量調整爲4所(含十一學校、元音中學、湖畔路中學、天府新區教科院附中)。

(來源:天府教衛發佈公衆號)

從劃片範圍來看,C去覆蓋面非常廣,許多家長就會有這個擔憂:會不會被分到特別遠的學校去上學?

天府新區小升初跟五城區不一樣,不是對應升學區域隨機搖號,而是自己填報志願。C區是第一批次錄取,而且學校整體質量都比較高,把自己最想讀的學校填在前面就行,一般問題不大。

另外,天府新區今年新增的學校和更名的學校比較多,有的學校名字很雷同,家長們在填報志願注意區分。

還有部分家長關注的民辦義務段學校的招生。天府新區和其他區有所不同,採取的是優先面向區內專項招生。

自願填報新區民辦小學或初中面向區內專項招生入學志願且通過資格審覈的學生,不能再參加成都市其他民辦小學或初中(含直升)網上報名和電腦隨機錄取。所以,如果是想讀區外民辦初中的家長,就要想好是否填報區內民辦學校。

但同時這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大大增加了有意於區內民辦學校的錄取機率,減少了“搖起耍”的現象。

2025升學政策變化多,家長務必盯緊幾個重點!

1.公民同招別大意,公辦學籍是保底,民辦錄取要確認,逾期放棄別後悔;

2.民辦學校,想初高連讀的必須“政策入學+學籍滿3年”,轉學也要卡2年,擇校黨要三思;

3. 購房新政各區玩法不同,青羊、成華、武侯統籌入學,網籤時間要掐準;

4.熱門學區預警持續加碼(錦江三校、青羊、高新“兩個一致”);

5.天府新區志願策略升級,小學第三批多1個“全區搖號”機會,初中C、F區合併,但市屬大搖號中籤即鎖檔,賭不賭看運氣!

最後敲黑板:政策核心就兩條—— 戶籍爲王,材料備齊!信息採集別拖沓,志願填報忌盲目,熱門校衝不衝得看自家“底牌”。升學路上,團長陪你避坑。

(P.S. 各區細則還在陸續更新,記得星標團長,蹲後續深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