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陸生團 臺大社科院學生會長遭罷免
馬英九基金會去年十一月邀陸生團赴臺,臺大社科院學生會接待引發爭議,學生會長郭又睿日前遭罷免。圖爲陸生團參訪臺大,遇上抗議。本報資料照片
馬英九基金會去年十一月邀陸生團赴臺,臺大社科院學生會接待該團後,學生髮動罷免社科院學生會長郭又睿,日前以同意票一六六票、不同意票十八票通過罷免。
郭又睿昨表示,坦然接受民主結果,但許多綠營政黨側翼見獵心喜,將此操作成政黨大罷免的序曲,只是憑藉校園民主增添政治利益,玷污了校園民主。臺大校方表示,對學生自治事項沒有評論。
馬英九基金會去年邀陸生團赴臺交流,復旦大學女學生宋思瑤受訪時稱「中國臺北」,引發議論,後續赴臺大交流時亦遭學生抗議。當時郭又睿發表聲明,指能與中國大陸頂尖大學的學生交流,對社科院、臺大都是多多益善,將以同等態度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
罷免提案人、臺大政治系學生李瑞霖表示,提案核心是希望傳達社科院學生多元聲音,表明並非所有學生都支持學生會在活動中的立場與處理方式,當時不到半天就順利突破罷免連署門檻,也充分顯示部分學生對該事件的不滿。
李瑞霖強調,罷免提案並非單純針對個人,是希望藉由民主程序讓社科院全體學生對事件處理表達立場與意見,也檢視郭又睿是否應就此事負起政治責任。
郭又睿表示,被罷免在意料中,坦然接受民主結果,但外界不少人利用本次校園罷免案發酵「政黨大罷免」,許多綠營政黨側翼更見獵心喜,透過校園民主增加自身政治利益,意圖作爲大罷免前哨戰,更是玷污了校園民主,望迴歸理性討論。
郭又睿也提到,罷免發動方部分程序有瑕疵,投票即將結束前,便有發動罷免方詢問當下領票數,詢問後票數即開始增加;且領銜學生還向排隊投票者揮手致意,種種行爲疑似發動投票。個人職務完全接受檢驗,「但違反公正性的行爲,是否也需被解釋。」
有社科院學生向本報反映,自己是反對罷免的,現場也看到有提案人不斷在投票所前徘徊,甚至有拉票行爲,若真有那麼多人支持罷免,爲何還要用拉票的方式,甚至在投票時間快截止時趕緊找人動員投票?短時間內出現三倍投票人潮。他認爲,「站崗」拉票已違反選罷法精神,即便沒違法也是走法律漏洞,罷免罷得不光彩。
臺大社科院學生會選舉罷免委員會主委王亭俞表示,罷免提案人確曾多次經過投票所並詢問領票數,但是否動員投票,或是否直接影響總投票數,無客觀事實能證明因果關係;相關人士若有異議,可透過救濟程序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