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紅色警戒 季連成提4要件

生活熱門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湖體蓄水量雖僅剩溢流前的6.4%且水流穩定,但仍維持紅色警戒。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6日強調,解除紅色警戒需達成4個要件,其中包括縣府完成地方撤離計劃。縣府昨已提出計劃,並請鄉公所往光復溪以南找尋未來收容場域。

季連成指出,解除紅色警戒4要件包括堰塞湖水流量不會造成衝擊、受損堤防2860公尺修復及強化穩固、河道疏浚持續再挖浚深,以及縣府提出地方撤離計劃。

據林保署花蓮分署昨上午透過無人機觀測堰塞湖現況,湖水位高程約1020.3米、湖區面積12.6公頃、蓄水量585萬噸,約爲溢流前的6.4%,壩體及水流雖無異狀且水流穩定,但考量溢流水道兩側持續下刷切割,坡面不穩,還有水量持續匯入湖區及下游土砂狀況尚未穩定,仍維持紅色警戒。

花蓮縣消防局長吳兆遠指出,縣府已提出撤離計劃,但農業部溢流前畫定的保全戶警戒區已與現況不同,這次洪災帶來大量淤泥,未來影響範圍也會不同,因此縣府已請中央協助重新畫定警戒區保全戶範圍,以利後續套圖得知有哪些住戶及村落位在警戒區。

吳兆遠說,因洪災重創光復鄉市區,往後疏散撤離目的地會以地勢較高的光復溪以南推進,也會請鄉公所持續找尋收容場域。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昨提及,這次洪災與以往各地情況不同,很多住家、農田全報廢,不是1、200億元就能解決,中央政府應提出完整減稅及重置計劃,讓光復鄉得以「大改造、大重生」,行政院也應提出「馬太鞍溪災區重建特別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