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喪禮無法佔C位 料坐第3排 英媒:川普可能深感失望

美國總統川普偕第一夫人梅蘭妮亞,於25日飛抵羅馬,準備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美聯社)

21日過世的教宗方濟各的喪禮,將於臺灣時間今天(26日)下午4時舉行。梵蒂岡表示,預計有130 個外國代表團出席,包括 50 名領導人和 10 名在位君主,美國總統川普和前總統拜登都將到場,預料也將有20萬民衆在聖伯多祿廣場向教宗致敬。由於各國領導人將按照其國家法語名稱的字母順序就座,川普和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可能坐在第3排,英媒報導稱川普可能對這個安排深感失望。

英國《電訊報》(Telegraph)報導,身爲全球最知名的人,川普可能對於教宗喪禮的座位安排深感失望。報導指出,川普不習慣扮演次要的角色,但根據梵蒂岡的禮儀,當他抵達現場時,他不會坐在貴賓席的前排,他甚至可能不在第2排而是第3排,夾在非洲政要之間。

梵蒂岡尚未公佈細節,但可從上一位在任教宗—2005 年波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葬禮得到線索。外國政要將坐在方濟各靈柩一側的區域,而大主教、主教、宗主教和紅衣主教將坐在他們對面。教廷會讓天主教王室成員優先入座,他們會坐在最前排。接下來是非天主教王室成員。接下來纔是世界領袖、國家元首和其他外國政要,包括川普、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以及教宗方濟各的祖國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等。在葬禮上,世界各國領導人將按照法語的國名字母順序就座,因爲法文是訂立協定時的傳統外交語言。

川普過去嘲笑他的前任拜登(Joe Biden)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葬禮上的座位。時任美國總統拜登被安排坐第 14 排,按照禮儀,保留君主爲國家元首的國家的總督會坐在第一排,民選的大英國協領袖坐在他們後面。當時川普在社交媒體開酸,「這就是美國在短短2年間發生的事。沒有尊重。然而,這是我們的總統認識一些第三世界國家領導人的好時機。」他寫道,「如果我是總統,他們就不會讓我坐在後面」。他稱:「在房地產界,就像政治和生活一樣,位置就是一切」。

教宗方濟各的葬禮將是川普總統自1月就職以來最重要的世界領袖聚會,可能造成相當大的外交尷尬。與川普在白宮公開爭吵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尚未確定是否參加,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都選擇缺席,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料也不會現身。

爲了符合教宗方濟各希望簡樸告別的遺願,葬禮儀式也將簡化,例如只使用一口內襯鋅板的木製棺木,而非傳統的三重棺木。葬禮預計將於26日上午10時(臺灣時間下午4時),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

12年前,教宗方濟就是在聖伯多祿大教堂陽臺上,向世人說的第一句話:「親愛的兄弟姐妹們,大家晚上好。」這位前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以謙遜的生活方式和爲弱勢發聲而聞名,他當時感謝羣衆給予他的「擁抱」。今年4月20日,方濟各再次站上同一座陽臺,爲復活節主日進行傳統祝福,這成爲他生前最後的重要公開行動之一。在教宗於21日辭世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哀悼者陸續涌入梵蒂岡,想瞻仰的遺容,吊念這位始終爲弱勢挺身而出的教宗,與歷任教宗不同,方濟各的靈柩並未放置在高臺上展示,以呼應他一貫的信念——教宗只是牧者,而非「世上的權勢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