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美籍教宗當選「爲制衡川普」?主教全說了
新當選的教宗良十四世(左),原爲普雷沃斯特樞機主教(Robert Francis Prevost),於2025年5月8日當選爲羅馬天主教第267任教宗,他出現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臺上。(圖/美聯社)
69歲的良十四世來自芝加哥,成爲首位美籍教宗。外界曾認爲美國影響力過大,不太可能選出美國人,但他長年在秘魯任職、擁有秘魯國籍,或有助化解疑慮。對此,華盛頓總主教葛裡高利(Cardinal Wilton Daniel Gregory)也駁斥了「作爲美國總統制衡力量」的說法。
人們常說,樞機主教們會避免選出美國人,原因是美國在全球的政治影響力過於強大。CNN報導,紐約總主教多蘭(Cardinal Timothy Dolan)週五告訴記者,良十四世的國籍在選舉過程中並不重要,他說:「他是整個普世教會的父親;他來自哪裡,是次要的。」
當被問及樞機主教們是否選擇良十四世,是爲了與美國總統川普形成對比,前任教宗方濟各與川普在多個議題上意見尖銳對立,包括移民與氣候變遷,多蘭表示這不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寄望教宗良十四世成爲橋樑建造者,這不應該讓人感到驚訝。教宗這個拉丁詞的本意就是橋樑建造者。」
對此,華盛頓總主教葛裡高利(Cardinal Wilton Daniel Gregory)也駁斥了「作爲美國總統制衡力量」的說法。葛裡高利表示,秘密會議「並不是美國政治選舉的延續」,並補充:「這不是一場政治選舉的會議,而是一種希望在上主子民中鞏固基督信仰的渴望。」
良十四世在週五彌撒中也提及了這項使命,他先以母語英語發言,感謝樞機主教們召喚他「揹負天主教會的十字架」,隨後轉爲義大利語。
良十四世在他首次講道中呼籲神職人員展現謙卑、願意「變小」,這個呼籲與教宗方濟各的優先使命密切呼應——方濟各在任內致力於走向全球的「邊陲地帶」。他敦促教會繼續對世界各個「極度需要」福音的角落進行「傳教拓展」。
教宗良十四世與教宗方濟各之間已出現不少相似之處,從他選擇的鞋子,到他對川普移民立場的明顯批評。良十四世的哥哥約翰(John Prevost)甚至說,他將會像是「第二位教宗方濟各」。
不過,良十四世是否會完全走在方濟各的路線上,目前還不明朗。過去的言論顯示,他可能會更傾向傳統的天主教教義。方濟各曾努力讓女性參與聖職事工,但普雷沃斯特在2023年曾表示,他不打算改變僅授予男性神職的傳統。
現在秘密會議已經結束,部分參與投票的樞機主教開始解釋爲何選擇普雷沃斯特爲新教宗。
英國樞機主教羅奇(Cardinal Arthur Roche)向CNN表示:「從教宗良十四世迅速當選的速度來看,很明顯方濟各教宗所留下的教會比批評者所說的更加團結。」
羅奇表示,儘管近幾任教宗推動了改革,但秘密會議通常還是選出在天主教核心教義上維持延續性的人選。
他說:「良十四世是一位在牧靈、神學與行政領域都有確實經驗的牧者,併兼具親切溫暖、不讓人感到疏離的人性與靈性特質。」
儘管週五是良十四世擔任教宗的第一天,他的教宗任期將於5月18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舉行的就職彌撒中正式開始。他將於5月21日舉行首次公開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