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環境不友善釀教師荒 朝野立委促修校事會議、行政減量
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全國有國小2000多、國中700多所學校,學校凡是增加一個人力,從教育部的角度,都得考量整體預算經費。記者李芯/攝影
全臺教師荒越演越烈,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至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多名立委在會中關心相關議題,並點出校事會議、行政工作、108課綱等因素,導致教育環境不友善、教師工作壓力大。對此,鄭英耀表示,行政專職化、減授課等議題仍待中央與地方共同討論如何推動,校事會議的部分則已在徵詢各界意見修法中,預計年底前完成。
立委柯志恩表示,全國3000多所國中小在開學前還有超過1400個教師缺,明星學校3招還找不到人,更不用說偏遠學校。過往有多少人想當老師,如今教育環境不友善,老師身兼多職教學還要超鐘點授課。
此外,柯志恩也說,校事會議小案大辦、無差別受理、有罪推論等問題,也造成教育職場不友善。從2024年4月17日到2025年5月30日,共有1124名教師被調查,其中不成立佔382名,成案有349名,其中僅26人予以解聘、停聘、不續聘或資遣。過去教評會被認爲有官官相護情形,如今設立校事會議卻所有案件都辦,造成老師花時間、精力開會。
立委範雲說,現在許多有教師資格的老師不願投入教職,或是有少部分老師入職後離開,其中一項重要原因就是行政工作繁重,導致教師偏離教師專業。對此,範雲希望能推動行政專職化,雖然現在國教數已有推動「增設副組長」,但也是由教師兼任,後續教師兼任行政減鐘點,可能反加重教師人力荒。
立委葉元之則說,108課綱實施後,要求老師編教材、開發課程,有更多額外工作要做,待遇福利卻沒有相對的提升。對此,他希望能針對國小到高中降低基本授課時數,讓老師有更多時間專心備課。
針對行政專職化問題,鄭英耀表示,全國有國小2000多、國中700多所學校,學校凡是增加一個人力,從教育部的角度,都得考量整體預算經費。教育部內部一直有在討論,也和行政院報告過,但從財政、財劃法的角度來看,仍需討論中央與地方能如何合作推動。減授課方面,也鼓勵各縣市政府因地制宜,考量財政狀況支持國民教育。
鄭英耀說,一年多來,教育部和全國各地區老師、家長、校長團體座談,校事會議的設立原是希望能夠爲不適任教師的處理,建立超然、公正的機制,檢討後發現其分流有問題,未來會針對流程做改變,只處理不適任教師,不處理不具名投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