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助「新校長」適應環境 組諮詢團經驗分享

教育部推動「教育部校長領導知能專業發展諮詢計劃」,協助全國中小學初任及轉任校長及其行政團隊。(教育部提供/林縉明臺北傳真)

教育部爲協助全國中小學初任及轉任校長及其行政團隊,即時、專業、有效校務治理議題諮詢、傾聽陪伴與資源提供,推動「教育部校長領導知能專業發展諮詢計劃」,迄今已服務328校,服務人數(次)計4574人,讓專業到校服務和專業發展支持網絡,成爲校長治理學校時最有力的靠山與放心傾訴的途徑。

教育部指出,此計劃起緣於106年教育部委請該校辦理之「偏鄉校長及行政支援計劃」,計劃初始專注於支持偏鄉地區的校長,隨着時間推進,於108年起,將服務範圍擴展至全國各類型的學校,包括非山非市地區及一般地區學校,爲更多初任及轉任校長提供適應新環境的協助,但仍優先保障離島及偏遠地區學校參與機會。

114年將提供全國116所中小學初任或轉任校長諮詢服務,諮詢團隊由百人以上的專家學者及諮輔校長組成,依專長媒合學校需求,定期實際走訪,透過面對面的交流,不僅分享寶貴經驗,提供校務治理上的建議,幫助校長及其行政團隊找到最合適解決方案,提升學校的治理效能。尤其對偏遠地區學校,諮詢團隊提供的客製化的專業支持服務,更發揮關鍵支持作用。

例如花蓮縣光復鄉光復國小是一所位於原住民族地區的百年老校,現任校長黃彤芳,在轉任該校時即面臨百年校慶籌備工作。諮詢團隊不畏路途遙遠,多次前往提供建議,像是將校慶視爲激發教師動力的契機,邀請師生、部落耆老及校友共同參與。在團隊的支持與指導下,該校成功舉辦一系列百年校慶相關活動,動靜態活動兼具,其中老照片回顧展及村校聯合運動會引起熱烈迴響,獲得媒體廣泛報導。該校成功將百年校慶的壓力轉化爲凝聚社區共識、展現學校特色的絕佳機會。

金門縣金城鎮古城國小校長薛奕龍,回想起110年初任金門縣烈嶼鄉上岐國民小學校長時,首次面臨角色轉換的挑戰,從處室主任轉變爲一校之長,諮詢委員在其思維轉換上提供了專業指導。諮詢過程中,委員分享如何建立公共關係、如何讓有動力教師發揮所長、如何面對偏鄉教師流動問題等寶貴經驗。此外,委員也協助學校籌組校務評鑑小組並進行分工,指導行政檔案管理,以建立有效能的團隊,協助偏鄉離島學校將行政挑戰轉化爲提升團隊專業的機會。

宜蘭縣壯圍國中校長蔡玉蓉希望能突破校務發展,激勵校內團隊。諮詢團隊發現該校擁有優異的柔道團隊卻缺乏展現才能的舞臺,積極協助學校引進校外資源,促成與日本名古屋大成高中的交流。學生們自發籌措旅費,於113年8月成功赴日移地訓練。令人振奮的是,大成高中於114年3月13日與壯圍國中正式簽訂以柔道培訓爲主的姊妹校協議,成爲大成高中全球唯一的姊妹校,併爲壯圍國中學生保留直升名額進行重點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