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社會情緒學習5年計劃 從5面向提升教職員生情緒健康

教育部頒佈「社會情緒學習5年計劃」 , 將營造友善且幸福的校園環境。(林志成攝)

爲實踐「健康臺灣」的國政願景,教育部近日公佈「幸福教育、健康臺灣 幸福學校、師生共好:教育部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劃第一期五年計劃」(114年至118年),將以營造友善且幸福的校園環境,提升教職員與學生的情緒健康爲目標。

教育部指出,社會情緒學習(SEL)包括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技巧、負責任的決定,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提出的願景與趨勢相符,有助實踐教育願景與人才培育的目標,也可促進正向氛圍、同理心關懷、社會和諧及可持續的社會發展。

教育部強調,12年國教與社會情緒學習兩者皆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着重學生的自主性與學習動能,學校教育將結合108課綱致力於幫助學生自我理解與認同,並培養溝通互動能力與同理心。

教育部指出,這個中長程計劃共有5個推動面向,包含:「研發與開展在地經驗」、「人才培力」、「學校文化與環境」、「跨系統連結」、「推廣傳播與國際連結」。

教育部將歸納國際間的社會情緒學習的理論方案,進而發展本土性內涵,涵養各級學校教職員的社會與情意知能,包含職前教師、教職員以及學校領導人等,辦理支持性團體、教學分享等活動。

各級學校將辦理社會情緒學習活動與課程,增益學生多元智能的展現,社會與情意技能的發展,學生能夠逐步具備自我認同、同理關懷他人、樂在學習、樂於挑戰不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