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的通知
教基廳函〔2025〕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爲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改進和提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實提高中小學班主任和思政課教師專業素養和育人能力,教育部決定開展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組織開展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展示新時代中小學班主任和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專業水平和育人能力,帶動各地進一步加強班主任和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深化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創新,推動中小學思政德育工作更到位更有效。
二、活動內容
(一)班主任基本功展示
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參加人員爲普通中小學校從事班主任工作5年及以上的在編在崗班主任。鼓勵省級名(優秀)班主任、獲得省級或區域層面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榮譽的班主任等積極參加。展示內容包括育人故事、帶班育人方略和主題班會三部分。
1. 育人故事
結合中小學生學習成長面臨的新情況新變化,以愛崗敬業、價值觀教育、班級管理、師生溝通、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等爲切入點,講述班主任工作中的育人故事,體現班主任的教育情懷和專業素養。
(1)育人故事文本:主題明確、情節完整、內容詳實、重點突出、結構合理、情感真摯,以第一人稱撰寫,能夠激勵人心、引發共鳴,2000字左右。
(2)育人故事視頻:視頻與文本主題一致,以第一人稱講故事形式流暢敘述,時長5—8分鐘。
2. 帶班育人方略
以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爲重點,通過班集體建設達成育人目標,梳理總結班主任帶班過程中的育人理念、思路和具體做法,做到成體系、有特色、有創新、有實效。
(1)帶班育人方略文本:包括班情分析、育人理念、班級發展目標、實踐做法、工作成效等內容。要求班情分析得當,理念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目標合理明確,實踐做法體現系統性和針對性,特色突出、可操作性強,5000字以內。
(2)帶班育人方略視頻:以文本內容爲基礎,以第一人稱展示班級育人工作,音視頻素材合理使用,突出班級建設的育人特色,時長5—8分鐘。
3. 主題班會
結合學生學段特徵,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圍繞“習語金句”“看家鄉變化感受偉大變革”“學英雄 學模範”“尋訪紅色足跡”“我的家風故事”等(包括但不限於以上主題),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爲習慣。
(1)主題班會設計文本:包括班會題目、背景分析、班會目標、班會準備、班會過程、班會後延伸教育活動、班會反思等。要求主題鮮明(題目自擬)、目標明確、準備充分、內容緊扣主題、形式新穎多樣,注重學生體驗感和參與度。5000字以內。
(2)主題班會實錄視頻:完整錄製一節主題班會,教學場景全景與發言特寫流暢切換,小學不超過40分鐘,初高中不超過45分鐘。
(二)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
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參加人員爲普通中小學校現任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展示內容包括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課堂實錄、時政述評三部分。
1.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內容來自國家統編《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必修教材,按要求提供1個課時教學設計,6000字以內。
2. 課堂實錄
課堂實錄與上述課時教學設計爲同一內容,以視頻形式呈現,要求按照教學實際時長完整錄製。小學不超過40分鐘、初高中不超過45分鐘,同時提供授課課件。
3. 時政述評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結合學生學段特徵和課程教材有關內容,分析時政熱點,開展時事教育,有效利用本地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將新時代偉大變革成功案例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激發學生愛黨愛國熱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時政述評教學片段以視頻形式呈現,時長不超過15分鐘,同時提供授課課件。
三、組織安排
第一階段,省級展示。2025年7—10月,各地根據活動內容並結合實際,組織開展本地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每省份參加全國班主任基本功展示和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各不超過10人,其中,小學學段不少於3人,初中、高中學段各不少於2人。
第二階段,材料報送。2025年10月15日至10月31日,以省級爲單位,分別將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課教師教學基本功材料完整上傳至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http://jbgzs.ykt.eduyun.cn/)。
第三階段,展示交流。對報送材料的政治性和專業性問題進行審覈把關,適時公佈活動案例名單。典型經驗和案例將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報道。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各地要將組織開展本次活動作爲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加強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深化學校黨建德育工作的重要舉措,廣泛調動學校和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形成地方層層組織、教師踊躍參加的良好局面。
(二)精心組織。各地要充分發揮教研部門業務指導作用,結合學校和區域已有工作基礎,制訂活動具體實施方案。要落實好爲基層減負要求,切實考慮班主任和思政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實際,不過度修飾、包裝展示材料,不將參與活動情況與教師考覈評價掛鉤,不得采用網上投票等方式開展案例宣傳,防止增加學校和教師負擔。
(三)嚴格把關。各地要規範有序組織展示交流活動,嚴把政治關,突出專業性,堅持公益性,杜絕任何機構和個人藉機開展商業活動。參與展示教師資格及材料真實性,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覈查。教師教學過程應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提交的所有材料須爲本人原創,不得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對於所有報送材料,均視爲同意對相關內容進行展示交流。
(四)宣傳推廣。基本功案例將通過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等進行宣傳展示。各地要綜合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平臺載體,創新基本功展示方式,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教育部辦公廳
2025年7月9日
來源:教育部
長按識別加南陽家長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