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量寫新低、資金卻創高!KPMG 報告揭四大創投趨勢
KPMG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創投資金集中於少數高潛力領域。路透
面對地緣政治緊張、貿易戰升溫與IPO市場遲未回溫,全球創投市場在2025年第1季出現「交易量下滑、資金集中」的分歧現象。KPMG安侯建業7日發佈最新的《2025年第一季創投脈動報告》,發現本季創投交易筆數寫歷史新低,但整體投資金額卻創新高,顯示投資人資金集中在少數具潛力的產業與企業,更點出四大創投趨勢亮點,分別是AI持續吸金、國防與航太科技快速升溫、潔淨能源穩健吸資,以及IPO市場低迷促使併購潮再起。
首先,人工智慧仍是全球創投市場的焦點。2025年第1季,AI相關新創吸走最多資金,包括OpenAI獲得400億美元、Anthropic募得45億美元、Infinite Reality募集30億美元等。這股熱潮不僅在美國,歐洲與亞洲也同步活躍,像是英國AI平臺Synthesia、瑞典Neko Health、中國大陸Neolix與Univista,以及香港新藥研發公司InSilico Medicine等都成功取得上億美元資金。KPMG指出,AI跨產業應用持續擴張,尤其以生成式AI、視覺技術與醫療AI最受青睞,展現AI仍將是未來創投主旋律。
第二個亮點是地緣政治推動國防與航太科技創投快速升溫。隨着美中科技競爭白熱化,美國啓動「星際之門」計劃、歐盟推動InvestAI計劃,中國大陸也祭出逾千億美元的國家引導基金搶佔AI與量子科技主導權。同時,國防領域投資也明顯增加,美國新創Saronic、ShieldAI與Epirus本季分別募得數億美元,日本航太新創ArkEdge Space與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亦受到市場高度關注,代表新創資金已從單一技術轉向國安與戰略層面的延伸應用。
第三則是潔淨能源與永續科技延續熱度。KPMG觀察,美國核能新創X Energy與Helion分別獲得7億與4.25億美元投資,展現對新一代能源技術的期待。歐洲與亞洲則着重多元能源方案,如德國的Reneo、瑞典的Elvy、中國大陸的長安凱程與澳洲的Stacked Farm等,在節能、綠能與智慧農業方面都有突破性發展。這反映出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仍是投資人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
最後,IPO市場疲弱促使併購成爲主要退出策略。報告指出,2025年第1季IPO數量明顯下滑,像是美國AI公司CoreWeave與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都選擇延後上市。資本市場不確定性高漲,也使許多創投與新創轉而尋求併購機會。近期Google以320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資安新創Wiz,被視爲併購潮的關鍵指標,未來科技巨頭搶佔戰略技術的趨勢恐將加速。
雖然全球創投交易數量寫下新低,但資金正快速流向少數高潛力產業。KPMG提醒,2025年第2季,AI將續居焦點,同時國防科技、潔淨能源與併購市場動向也值得持續觀察,將成爲創投生態系未來幾季的風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