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尚在重建⋯花蓮慈濟無人機送藥至光復鄉部落 救治痛風男村民
花蓮慈院專科護理師葉惠玲在光復糖廠醫療站將醫師開立的藥物裝進無人機搭載的運送箱。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縣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嚴重傷亡,且交通中斷。花蓮慈濟醫院9月24日完成場勘與臨時醫療站後,9月25日至10月5日進駐光復鄉,將連續10日設置24小時醫療站。院方指出,25、26二日,已診治450位民衆,並於25日下午,與衛福部資訊處等單位,完成全臺首例視訊醫療結合無人機送藥,將藥物送達太巴塱國小。
花蓮慈院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表示,25日上午院長室資深顧問許文林帶隊出發進駐光復鄉,實際進入災區發現,除了需要醫療及救災資源,當地交通也還在復原重建中,中午過後,接獲了太巴塱部落對外交通受限,但部落收容所的民衆有醫療需求的訊息,於是在衛福部團隊的召集下,結合花蓮慈院醫療隊、花蓮縣衛生局與極現科技,啓動了首次視訊醫療結合無人機送藥的任務。
醫療端由花蓮慈院感染科主任黃妙慧負責,與太巴塱部落專科護理師李淑惠行視訊,成功診治一位72歲接受過脊椎及右手骨折手術的女士;以及一位41歲痛風急性期發作的男士,解決他們這幾天疼痛、失眠與身心壓力的問題。診療結束後,事先取得地方指揮官及民航局覈准的無人機,將藥物送達太巴塱國小,並轉交病人手中。
花蓮慈院副院長陳星助表示,花東地區地形狹長臨海多山,不論是鄉親就醫還是醫療隊往診,交通都是最主要的考量因素之一,2018年承接「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示範場域計劃」時,就曾規劃納入無人機輔助醫療計劃,但受限法規及飛航航線等問題而無法落實;2024年整合各項資源,在院長林欣榮院長支持下,參加了總統盃黑客鬆競賽,並獲得前五名,獲總統及衛福部政策支持執行。
陳星助說,無人機計劃後續在秀林鄉、玉里鎮及豐濱鄉三地陸續完成試飛,這次面對天災帶來的影響,無人機團隊也直接進駐花蓮,才能順利完成視訊醫療結合無人機送藥的超級任務,這必須感謝衛福部資訊處、花蓮縣政府衛生局極現科技,以及花蓮慈院醫護行政團隊的努力,證嚴法師曾說「有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走進去。」現在就算走不進去,花蓮慈濟醫院還可以飛進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