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人數減少一半以上,大學生如何應對就業“寒冬”?

刷到一篇文章,講的是江西省的“教育資源投入”,其中提到:2023年5月開始,江西全省在14個縣(市、區)開展了優化縣域義務教育資源配置試點工作,100人以下鄉村小規模學校減少1640所,下降20.1%,鄉村學校佈局更加科學合理;結合各設區市教師實際需求與編制情況,2024年全省計劃公開招聘中小學幼兒園(含特崗)教師4968人,較2023年計劃數10967人下降54.7%。

1)

從10967人到4968人,教師招聘人數減少了一半以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爲什麼會大幅度減少教師招聘人數?

第一,人口結構在發生變化

數據顯示,全國出生人口從2016年的1786萬,下降至2023年的902萬。出生率下降了,意味着未來適齡學生的人數也會相應減少。根據北京師範大學等研究機構的數據,預計到2035年,全國將出現小學教師和初中教師過剩的情況。這種人口趨勢是江西省乃至全國教師招聘人數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教育資源需要進一步優化

教師招聘人數的減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認爲是地方教育部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的一種策略。通過減少招聘人數,可以更加精準地匹配實際教育需求,避免教師資源的浪費。

不過,大幅減少教師招聘人數,必然會讓教師職業的競爭更加激烈,那些準備進入教師隊伍的年輕人,需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

另一方面,招聘人數的減少可能會促使教育部門更加註重教師的選拔和培訓,也能促使教育部門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和調整,有助於提升整體的教育質量,爲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2)

然而對正在找工作的高校畢業生來講,大幅減少教師招聘人數則是相當致命的。本來就業崗位就嚴重不足了,現在教師崗位又少了這麼多,競爭會變得異常激烈。可以說,許多大學生正在面臨就業“寒冬”。

最近幾年,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長,崗位減少了,但報考教師崗位的人數卻沒有下降,就業難度全面增加。一部分師範生將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尋找其他行業的就業機會。

那麼,大學生將如何應對這種就業“寒冬”呢?首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面對激烈的競爭,大學生需要更加註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通過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幫助自己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其次要拓寬個人的就業視野。教師崗位數量減少會逼着師範生和準備進入教師行業的非師範生拓寬自己的就業視野,關注其他行業的就業機會,否則就要被社會淘汰。

當然,教育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也有自己的責任,它們應該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大學生就業和創業。例如,提供就業補貼、創業貸款等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和邊遠地區就業等。事實上,很多地區正在做這樣的事情,它們爲年輕的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大量就業支持和創業支持。

未來幾年,教師編制會越來越少,而且教師管理方面的改革也會降低教師崗位的穩定性,不僅進入教師行業變得越來越難,教師羣體內部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我們要有相應的心理準備。

今日話題:你參加過教師編制考試嗎?你身邊有在中小學任教的朋友嗎?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王軼老師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