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多空矛盾有望階段性緩解 庫存週期或將在明年迎來重要拐點

近期焦煤無疑是市場最受關注的品種,作爲當下期貨市場煤炭系最重要的代表,焦煤的走勢牽動着所有以煤炭爲能源或原料的品種的成本。

短期來看,焦煤期貨盤面主要由資金博弈決定,此前多空分歧不斷擴大,持倉持續創下新高。不過,自7月22日起,空頭有離場跡象,行情加速上行,隨着持倉的回落,多空矛盾有望階段性緩解。

中期仍需關注基本面供需情況。從基本面來看,焦煤礦端從五月開始減產,但由於價格一直下跌,下游採購意願不足,成交低迷。在礦端減產維持了一個月之後,也就是6月初洗煤廠纔開始去庫,隨後又過了近一個月礦端纔開始去庫,此期間下游鋼廠鐵水一直維持高位。在需求未明顯下滑的情況下,供給收縮兩個月才徹底傳導至庫存端,由此可見,本輪下游對焦煤庫存的壓縮已經到了極致。此期間空頭的第一層邏輯是焦煤礦端供給的收縮多以環保、安監帶來的被動減產爲主,持續性有限。第二層邏輯是本輪焦煤盤面的上漲是對基差的修復,當基差修復完成行情也就隨之結束。第三層邏輯則是焦煤的上漲將擠壓下游鋼材的利潤,當鋼廠利潤收縮,焦煤的反彈也就接近尾聲了。第一層邏輯,隨着巡視組離開山西,礦山復產已經發生,但下游承接尚可,成交持續上行且伴隨現貨提漲。至此,第一層邏輯的壓制基本消逝。第二層邏輯隨着現貨價格提漲預期走強,盤面的上行空間自然會被打開,隨着焦煤特別是焦炭提漲的落地,第二次邏輯不攻自破。第三層邏輯,目前鋼材漲幅確實小於爐料,產業鏈利潤的壓制仍在。假設高爐的利潤由鐵礦和焦炭平分,焦炭焦煤比值維持不變,1150元/噸左右的焦煤價格大致是鋼廠利潤擠壓的極致。當然,若未來看到鐵礦讓利,鋼材補漲,同樣有希望看到產業鏈利潤同步走闊。

長期視角看,庫存週期將在今明兩年迎來重要拐點。庫存週期最關鍵的就在於拐點的預判,此時就需要從更高層次的週期對庫存週期進行定位。2009-2019年爲本輪康波週期的衰退期,2020年至今爲康波的蕭條期。從庫存週期來看,當前處於蕭條期的第二庫存週期,與2013-2016年類似。第二庫存週期往往強度較弱,加上目前處於蕭條期,經濟彈性比2013-2016年時更小。本輪庫存週期始於2023年的7月份,上行期僅持續了一年,無論是時間長度還是彈性均小於平均水平。在2024年四季度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刺激下,本輪庫存週期原本有希望在2025年走出一個雙頂的走勢。可以看到,從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工業增加值和社融均出現了明顯的上行走勢。但受美國2025年4月發起的全球對等關稅影響,出口下滑,企業風險偏好回落,工業增加值再度走弱,庫存週期反彈無果後拐頭向下。關於本輪庫存週期的後續走向的判斷,鑑於此前累庫幅度有限,價格處於低位,PPI甚至未能轉正,預計後續去庫時間和幅度大概率也會低於平均水平。庫存週期平均時長爲40個月,上一輪第二庫存週期持續時間33個月,綜合來看,本輪第三庫存週期最早有望在26年二季度來臨,晚則在2026年四季度開啓。

綜合以上分析,當下處於第二庫存週期的尾部,26年纔會迎來第三庫存週期。當下商品及週期股的反彈都可以視作是庫存週期反轉之前的預演。期貨受制於交割,情緒過後總歸會迴歸,因此,從產業期貨套保的角度,當下焦煤基本處於階段性上沿附近,隨着多空離場情緒回落,逢高套保度過寒冬不失爲一種不錯的選擇。但若是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在底部區域逢低多才是正解,特別是長久期、低估值的週期股。(信達期貨劉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