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抓住暑期檔“尾巴” 博納影業的“特別行動”能否翻盤?
中經記者 張靖超 北京報道
8月11日晚,博納影業(001330.SZ)宣佈重新剪輯後的《蛟龍行動(特別版)》將在8月30日公映。
公開資料顯示,《蛟龍行動》最初在今年春節檔上映,但該影片的多項市場數據均墊底。最終在春節檔結束後不久,出品方博納影業便宣佈影片撤檔,同時還表示:“將在充分聽取廣大觀衆建議的基礎上,製作一部特別版,擇日再與觀衆見面。”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蛟龍行動》也是博納影業今年截至目前,以出品方身份推出的唯一一部影片,該片在春節檔的失敗也導致博納影業在今年上半年的虧損擴大,虧損額約是去年同期的6—8倍。
而對於重製後的特別版,記者就成本、預期收入等問題向博納影業方面詢問,對方表示不便作具體披露。
博納影業上半年虧損擴大
對於博納影業而言,《蛟龍行動》在一定程度上承載着業績扭轉的希望。
該公司的財報數據顯示,自2022年第一季度結束後,博納影業的業績便進入下行週期。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博納影業營收12.91億元,淨利潤2.95億元,此後的三個季度不僅收入均較第一季度大幅減少,且都出現了虧損。2023年,全行業強勢復甦之際,博納影業出品的影片卻沒有一部票房超過10億元,導致全年收入同比減少約20%,全年淨虧損2.37億元。
2024年,博納影業押注的《傳說》《紅樓夢之金玉良緣》的合計票房更是僅有約8600萬元,雖然《志願軍:存亡之戰》《飛馳人生2》分別獲得33.61億元、12.06億元票房,不過博納影業僅作爲參投,並非項目主控方。電影業務的失利,也導致博納影業2024年的營收同比減少9.12%至14.6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同比擴大56.87%至8.67億元。
在此背景下,博納影業此前對《蛟龍行動》充滿期待。在去年4月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表示,公司已經把資金全部集中在《蛟龍行動》。“因爲拍攝週期、製作週期、需要準備的週期過長,就把一個公司的現金流焊在這兒了。中小影片可能要停下來,要等這個片子上完。所以這兩年博納影業的片子少就是這個原因。”於冬說。
到2025年上半年, 記者通過燈塔專業版發現,《蛟龍行動》則是博納影業以出品方身份推出的唯一一部影片。
然而,截至撤檔,該片的累計票房僅3.93億元,觀影總人次僅781萬,兩項數據均位列今年春節檔所有影片中倒數第一。受此影響,博納影業在上半年的業績預告中稱,2025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爲-9.75億元—-10.99億元,上年同期則爲-1.38億元。
“今年上半年的市場行情確實不容樂觀,除了光線傳媒、萬達電影等少數幾部押對了《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的公司外,應該都沒怎麼賺到錢。這是整個環境的客觀原因。”從事電影製片的金妍說。
但花費如此大力氣製作的《蛟龍行動》,博納影業並沒有輕易放棄。在宣佈撤檔的同時也表示,將製作特別版。而對於成本,博納影業方面表示,《蛟龍行動》的拍攝製作已經完成,特別版只有少量剪輯、宣發的費用成本。而對於具體成本數字,對方表示:“不在披露範圍內,大概幾個億吧。”
同類型題材遇瓶頸
值得注意的是,《蛟龍行動(特別版)》定檔的時間是8月30日,再過兩日,暑期檔就會結束。可以說,這一公映日期難以享受到暑期檔的檔期紅利。
對此,博納影業方面迴應稱,上映時間經過認真考慮,8月上旬有暑期檔熱門影片,9月中旬則有《731》,而後會有國慶檔新片搶佔市場,因此選擇在8月30日上映。
一位影院管理公司的人士則認爲,暑期檔之所以是熱門檔期,主要原因在於學生羣體放假帶來的觀影羣體涌入,特別是中小學生還會帶來家庭觀影。“但就我們在春節檔觀察到的情況,《蛟龍行動》的主力觀影人羣並不是這些學生,所以即使特別版放在暑期檔其他時間上映,能夠享受到的檔期紅利也有限,而且還會面臨《南京照相館》《浪浪山的小妖怪》等高口碑影片的競爭,勢必會讓更多觀衆、影院進行同期比較,結果可能會有更多不確定性。”
除了檔期、市場競爭因素外,也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爲,在題材上,過去幾年在市場上大行其道的國產主旋律戰爭題材也正面臨瓶頸。
“這類國產軍事動作題材,借鑑了好萊塢戰爭動作片經驗。從2017年的《戰狼2》到2018年的《紅海行動》,再到後來的《長津湖》,都提供了此前國產影片不曾有過的題材,當年這些電影憑藉題材紅利,取得了成功。” 廣東省電影行業協會副會長、一級電影文學編輯、珠江電影製片廠著名電影策劃專家祁海說,“但是這些影片中,大部分在藝術表達、內容敘事等層面有短板,《蛟龍行動》也是如此。當紅利期一過,觀衆出現審美疲勞,並提高要求後,瓶頸自然會顯現。”
數據顯示,2021年10月,博納影業出品的《長津湖》拿下約57億元票房,並刷新當時的中國影史票房紀錄後,此類題材的票房數據便開始有所下滑。2022年春節檔,《長津湖之水門橋》的票房爲40.67億元;2023年國慶檔上映的《志願軍:雄兵出擊》的票房爲8.68億元;2024年國慶檔上映的《志願軍:存亡之戰》,票房爲12.06億元;到今年春節檔,《蛟龍行動》的票房僅有3.93億元。
“並不是說主旋律題材的商業大片不受認可了,而是在敘事上需要有一些創新和突破。”金妍說,“其實,你看今年暑期檔的《南京照相館》也是一種主旋律題材的影片,從小人物的視角出發講述南京大屠殺,同樣獲得了市場和觀衆的認可。以前是大家有了思維和行爲慣性,逮着一個題材原封不動地使勁薅、使勁模仿,題材紅利肯定會有耗盡的時候,現在到了求變的時候了。”
博納影業方面也表示,依然會在主旋律題材方面深耕,但同時也會進行多樣化的嘗試,例如:改編自東西方冷戰期間政治暗殺事件的年代諜戰大片《克什米爾公主號》、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大型史詩電影《四渡》等項目均在推進,此外,公司的儲備項目還包括犯罪劇情片《她殺》《蠻荒禁地》等。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