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量|“四年制”幼兒園上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作爲促進生育政策的重要部分,托育一體化正在各地疾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5月7日,上海市黃浦區發佈數據稱,全區公民辦幼兒園全部開設託班,托幼一體化覆蓋率100%,託位數突破2000個。溫州市鹿城區近日入選浙江省托育教育一體化改革試點,全區已有58個公民辦幼兒園(園區)開展托幼一體化工作。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今年3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部長通道”上說,“今年6月1日,學前教育法將正式實施,我們將推動制度、政策、保障機制深入落實,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爲2—3歲的幼兒提供托育服務,切實把生育、養育和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爲老百姓提供更多實惠。”
近期,長沙、成都、溫州、邯鄲等地紛紛發佈政策,支持幼兒園托幼一體化發展,建設高質量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專家指出,發展托幼一體化,有利於科學配置托育資源、統一托育設施和服務標準、吸引高素質托育服務人才,但還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科學制定托幼一體化的補貼標準。
破解養育焦慮
“我目前有一個4歲的兒子,暫時沒有二胎的計劃。”家在陝西咸陽的張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養育孩子一方面是經濟成本,另一方面時間成本也很大。”
“主要是家裡沒有人帶孩子,我一個人是帶不了兩個的。就算給予生育補貼,也解決不了誰來帶孩子的問題。希望以後能由政府主導打造社區托育,便宜、優惠並且放心。”張悅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千人口託位數達到3.38個,共有託位477萬個,包含社區嵌入式托育、用人單位辦託、家庭托育點、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幼兒園託班等多種模式。
新華社《半月談》近日報道稱,當前多地普惠托育發展遭遇尷尬:一方面,許多家長有強烈的送託需求,卻找不到合適託位;另一方面,不少建好的托育機構乏人問津,面臨招生難題。
托育中心“吃不飽”,並非家長送託需求少,而是服務可達性不夠。
民進江西省委會副主委劉菊嬌曾在全國多地考察托育機構建設情況。她介紹,目前對托育機構的規劃和佈局不合理,有的小區周邊托育機構多到可以“貨比三家”,有的小區特別是老城區周邊卻是“一位難求”。有職能部門幹部談到,托育機構在短短五六年間發展起來,主要靠市場力量推動,資源佈局不均衡,存在供需結構矛盾。
利用好現有的幼兒園,而非盲目新建托育設施,可以更均衡地配置資源、更靈活地應對人口變化。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王德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縣域以下的養老托育設施和服務,要注意因需而建、量力而行。要真正把羣衆需求放在第一位,提高資源使用效率,解決服務供給與需求脫節的問題。
托幼一體化也有助於供給高素質托育服務人員。
山西省太原市托育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帆說,由於托育行業發展仍在起步階段,面臨專業人才不足、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行業標準不健全等問題,托育服務品質需進一步提升。
石家莊市一家民辦幼兒園托育服務負責人顧梅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幼兒園教師加以培訓後,就可以在託班上崗,這些幼教老師經驗豐富,擅長照顧低齡嬰幼兒。同時,幼兒園有成熟的遊戲、課程體系,相比托育機構較有優勢。”
未來方向
近期,長沙、成都、溫州、邯鄲等地紛紛發佈政策,支持幼兒園托幼一體化發展,建設高質量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近日,溫州印發《關於推進溫州市幼兒園“托幼一體化”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提出三年新增普惠性託位1萬個以上,構建托幼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
據報道,今年溫州將有60%的普惠性幼兒園開設託班,托幼一體託位佔比達65%;到2027年,全市普惠性幼兒園開設託班率將達70%,托幼一體託位佔比達80%。
《實施意見》指出,新建小區配套公辦幼兒園原則上應按照“託班與小班1:1配置”同步建設;對於入托需求量較大、具備適合擴建的幼兒園,要積極創造條件擴建託班,原則上每6個幼兒班擴建1個託班;對於現有幼兒園招生未達到建設規模,且區域內入托需求明顯的,可以通過“適託化”改造增設託班。
今年4月,長沙印發《長沙市高質量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按照托育服務規範開設託班。
今年3月,成都印發《關於支持幼兒園托幼一體化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正式將幼兒園托幼一體化發展納入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通知》指出,2025年成都計劃對90餘所公辦園進行改擴建,新增託位2800個。目前,四川天府新區公佈了首批31所託幼一體化幼兒園名單,面向社會提供700餘個普惠性託位,爲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全日託、半日託。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虞永平認爲,隨着我國生育政策的調整,托幼服務的供求不匹配問題越來越嚴重,托幼一體化逐漸成爲我國未來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也是我國學前教育的一項劃時代的重要改革舉措。
但虞永平也指出,託班教育擔負了比其他年齡段的教育更爲重要的責任,託班兒童的師資需要特別的訓練。
各地政策格外重視托育服務質量管控。溫州印發的《實施意見》明確,配足配齊託班專任教師和保育員/師,託班保教人員應持有教師資格證並鼓勵獲得保育師資格證,而託班管理人員要持有雙證並全員接受託育專項培訓,納入教師學分管理。
在硬件設施方面,據報道,上海市音樂幼兒園作爲首批“上海市兒童友好學校”,增設了“身高友好”的盥洗室,以及迷你衝淋屋、軟包護理臺、“適小化”的活動室、沙水池、閱讀樂園等設施。通過柔和的色彩搭配、生活化的場景創設和適幼化的設施佈局,構建“家庭式”托育環境。
落實托育服務稅費優惠和補貼
托幼一體化供給高品質托育服務的同時,仍需在普惠服務方面加力。
成都市一家民辦普惠性幼兒園5月7日發佈的秋季招生公告顯示,該園小班保教費爲6000元/學期,且年滿3歲的本地戶口幼兒享受1000元政府補貼。託班的保教費則高達13000元/學期,是小班的2倍多。
爲了推動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務,各地紛紛採取價格管理和發放財政補貼等舉措。
中辦、國辦2024年12月印發的《關於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提出,公辦養老、托育、醫療機構基本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民辦普惠性養老、托育機構基本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或者設置參考區間等方式加強引導。
今年4月,河北省邯鄲市印發《邯鄲市普惠托育服務機構保育費標準》,公辦幼兒園託班保育費可在目前相應幼兒園等級保教費標準基礎上上浮不超過30%,下浮不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託班保育費可在目前相應幼兒園等級保教費標準基礎上上浮不超過10%,下浮不限。
同月,湖北省印發《關於優化收費管理政策促進普惠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公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開設的託班基本服務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授權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標準上限。
長沙的《實施方案》提出,落實托育服務稅費優惠、托育機構用水用電用氣執行居民生活類價格等政策。根據普惠托育機構的實際入托人數,以乳兒班每人每月300元、託小班每人每月200元、託大班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發放入托補助,建立健全補助動態增長機制。
目前,各地財政狀況不同,托育機構經營成本不同,制定的財政補貼標準和優惠力度也不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管是幼兒園託班,還是專門的托育機構,還是家庭托育點,未來都可以明確生均經費,類似於發放托育券,每個適齡幼兒享有同樣的財政經費。”
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紀春豔也認爲,可以根據發展需求將幼兒園招收3歲以下幼兒納入財政預算,保障生均經費投入。對標高質量、普惠目標,確定新的學前教育、托育生均經費標準。尤其是對托幼一體化的民辦普惠園,可通過提高生均撥款、設立專項補貼和獎勵資金、減免場地租金等多種財政手段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