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日誌輝文貞陶藝展 新北陶博館用陶藝說生活
黃明文以種植植物的感知與情感作爲創作題材,表現種子歷經發芽和成長的姿態。記者李定宇/攝影
新北市鶯歌陶博館推出「交換日誌輝文貞陶藝展」,即日起至4月27日於陶博館1F陽光特展室,展出共50組件風格迥異的作品。輝文貞取自三陶藝家名字中各一個字。邀請民衆觀賞走進三人創作交流。
陶博館長張啓文表示,劉俊輝、黃明文、林嘉貞三位陶藝家表現豐富,爲2022年的申請展入選者,以截然不同的陶藝創作呈現生命脈絡,共同譜出美好的生命交響曲,啓發觀賞者欣賞獨特的陶藝表現。
黃明文成長於鶯歌陶瓷老街,從小就跟隨父親習陶,用傳統手拉坯技法巧塑有機造型,以種植方面的感知與情感作爲創作題材,表現種子歷經發芽和成長的姿態;靈感取自鹿角蕨的「lulu系列」,公仔造型與鹿角樹枝元素象徵生命延續。
林嘉貞、劉俊輝都是鶯歌高職的陶藝老師。林嘉貞致力於雕塑與裝置藝術的結合,呈現豐富的生命樣貌及造型變化,展現感知與經驗的微妙連結;「躁狂後沮喪」以美妙形體與自然釉色,探討新式雕塑與人體情緒的互動關係。
劉俊輝從生態系統的浩劫到全球暖化的威脅,探索麪對浩劫的覺醒與行動,尋求拯救這片土地的救贖歷程;「異域II」以自然造型與白淨釉色,表達覺醒與行動後的未來希望。
三位陶藝家透過不同的視野創作,紀錄各自的生活體悟,表達生命面對逆境、體制的情緒抒發,察覺源於自己心中的感受,分享自由奔放的作品,展現自我的價值意義。
林嘉貞擅於雕塑與裝置藝術的結合,運用造型變化表現生活觀察及體悟。記者李定宇/攝影
劉俊輝從生態系統的浩劫到全球暖化的威脅,探索麪對浩劫的覺醒與行動。記者李定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