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難喬無法愛愛 陰莖彎曲1招恢復正常性生活
高雄阮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李宗熹。記者郭韋綺/翻攝
33歲已婚趙姓男子行房時常覺不適,原來他陰莖左彎,因爲角度難「喬」,妻子多次抱怨越來越難配合,趙男也因自信心受創而產生心理壓力,就醫後被診斷爲「後天性陰莖彎曲」,手術矯正後,性生活品質明顯改善,醫師提醒,陰莖彎曲若超過30度,應及早接受手術治療。
高雄阮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李宗熹指出,陰莖彎曲常見成因有兩種,一爲先天性結構異常,另一則爲後天因反覆外力創傷導致組織損傷與疤痕形成,趙男屬於後者,性行爲中過度彎曲或撞擊,造成傷口未癒合,反覆再度創傷,進而纖維化、局部疤痕,影響勃起時對稱性,以致陰莖逐漸往一側傾斜。
李宗熹解釋,陰莖由左右兩側的海綿體與一條尿道海綿體組成,勃起時需三者充血對稱,一旦因外傷造成一側纖維硬化、失去彈性,另一側繼續伸展就會產生彎曲,若角度超過30度、導致性交疼痛、插入困難、自卑焦慮或親密障礙,屬於治療適應症。
「早期輕度彎曲不影響性行爲,但若角度惡化,就會引發疼痛感。」李宗熹說,趙男彎曲角度已達40度,不僅影響功能,也衍生夫妻間行房壓力。
醫療團隊施以陰莖彎曲矯正手術,在陰莖海綿體外層白膜進行摺疊縫合,將過長的一側白膜縮短,恢復陰莖筆直形態,術後一週回診傷口癒合良好,一個月後「開機」,性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另李宗熹提醒,許多男性爲了展現雄風,會選擇陰莖植珠、亦即俗稱「入珠」,但入珠無助性功能提升,反而可能提高癌變風險,應審慎評估。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