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口琴周 兩岸樂音飛揚傳情
海峽兩岸(蕉城)口琴文化周7月19日在福建寧德蕉城舉行,近300名口琴樂團音樂人、文藝代表與口琴愛好者共聚一堂,用音樂交流。(陳祖昌攝)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
海峽兩岸(蕉城)口琴文化周7月19日在福建寧德蕉城舉行,近300名口琴樂團音樂人、文藝代表與口琴愛好者共聚一堂,以音符傳情,用音樂交流。
兩地口琴交流始於2015年亞洲口琴音樂節,十年情誼漸深。本次文化周重點活動包含蕉城區口琴協會與臺灣口琴藝術促進會締結姐妹協會、「琴系遠山」公益捐贈儀式、臺灣教師聘任以及口琴文化周IP形象「琴寶」重磅發佈。
蕉城口琴協會會長楊鄭平表示,臺灣的口琴演奏水準與教育體系值得學習,期盼藉由活動引進更多臺灣師資與經驗,共同推動口琴教育普及,培養在地音樂人才。
臺灣張老師也分享:「我們肩負音樂人的使命,希望讓更多人愛上這項樂器。除了推廣,我們也積極投入遠距支教、課程設計與人才培育,期待有朝一日,能在國際舞臺看見更多華人面孔閃耀。」他笑說,蕉城人多機會多,總會教出幾個光耀門楣的弟子!
當晚的演出由《迎賓曲》揭開序幕,蕉城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帶來《海峽之夢》,展現音樂的純真力量;畬族歌舞團則以《鳳冠銀光》演繹閩東風情。臺灣多支知名口琴樂團如天狼星、胖擊、Neon Lights輪番上陣,最後由兩岸音樂人百人齊奏《友誼地久天長》,將整晚氣氛推向最高潮。
文化週期間,兩岸音樂人走訪蕉城霍童鎮、赤溪鎮,深入體驗自然風光、非遺技藝與畬族文化。畬族山歌堪稱音樂瑰寶,擁有千餘首流傳作品,不僅節慶歡唱,也是日常交流的方式,流傳下來的山歌約有一千多篇,計四五萬行。這些對於兩岸音樂愛好者,都是極佳的參考對象。期望讓口琴旋律與山水風情、民族文化、田園詩意碰撞出獨特火花。(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