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稱可搜中國平臺惹議 教部澄清是建議多元查證

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刊登一篇教案,建議查證事實時,提及多箇中國平臺,引發網路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刊登一篇教案,建議查證事實時,提及多箇中國平臺,引發網路討論。教育部澄清,是建議用多種方式查證,並非以中國平臺爲查覈標準,但已先將教案下架。

「菱傳媒」報導,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的其中一篇教案「假訊息:認識、破解、查覈與判讀」,內容提及可用中國騰訊、百度、微信搜尋找到事實,引發爭議。

對此,教育部今天向中央社解釋,這篇教案是討論爭議資訊的判讀,兩岸互動頻繁,學子常觀看小紅書、抖音等短影音平臺,應具備判讀內容真僞的能力。

教育部表示,文中建議可透過國內外多種方式協助查詢,也可用當地的平臺或搜尋引擎,以便更精準地判別資訊真僞。教案內容並非引用單一國家的查覈資訊,也不是推薦中國平臺作爲查覈標準工具。

不過教育部考量外界的疑慮,已先行將教案下架,並將在未來更加審慎處理類似情形,邀請更多元背景的專家學者審查,避免不必要的爭議。

教育部並提到,媒體素養教案採用專業的審查機制,專家評審背景涵蓋媒體素養、教育研究、新聞學等相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