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期待升溫 三大債市持續淨流入
債券基金資金流向(資料來源:美銀、EPFR)
隨着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釋出更趨於平衡的政策訊號,加上美國經濟數據表現溫和,市場對於降息的期待升溫,推動債市整體大幅反彈。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顯示,統計上週截至今年6月25日止,新興市場債基金由上週的淨流入47.7億美元,加速至淨流入57.9億美元,居市場之冠,投資級企業債從前一週的淨流入28.8億美元,升溫至淨流入46.8億美元,美國非投資級債券基金由上週的淨流入1.3億美元,加速至淨流入20.3億美元,反映風險胃納持續回溫,息收與資本利得雙利題材吸引目光。
安聯投信表示,債券資金流向顯示,全球風險偏好回溫,股市亦呈現普遍上漲格局。降息預期與經濟放緩的交錯因素,讓債券與股市在資金配置上同步受益,投資人重新評估利率走向與企業盈餘前景,展開新一輪佈局。
近期新公佈的美國第1季GDP遭到下修,消費者支出成長創下疫情以來新低,5月商品貿易逆差則意外擴大,出口降幅創下近年紀錄。此外,截至6月14日當週的失業救濟申請人數升至2021年11月以來新高,顯示勞動市場動能明顯轉弱。市場解讀爲經濟正在逐步降溫,聯準會有更大空間採取寬鬆措施。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若通膨趨緩,將具備提早降息條件,鴿派立場再度強化市場信心。
在債市走強與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可轉債亦強勁反彈,單週上漲1.89%,年初至今累積上漲5.77%。市場看好可轉債結合固定收益與股價上漲潛力的特性,尤其在科技股表現亮眼背景下,科技與成長型企業發行的可轉債成爲佈局焦點。
展望後市,市場預期聯準會最快可能於7月或9月展開降息循環,屆時將爲債市帶來更明確的政策利多。中長天期債券具備更大評價修復空間,而風險債市則在殖利率優勢與資金支撐下,仍具延續表現機會。儘管利率路徑仍具變數,投資人宜採取「核心穩健、衛星進攻」配置策略來因應可能出現的波動與機會。
安聯投信表示,策略上,建議核心部位配置於投資等級債與美元計價新興市場債,做爲利率敏感度高的防禦型收益資產;衛星部位可考慮配置非投資級債券與可轉債,追求資本利得與收益雙重報酬。同時,多重資產商品,適合作爲降低波動配置工具,但宜降低比重並適時汰換爲主流成長資產。
債市可望繼續受惠於美國經濟放緩與貨幣政策轉向。聯準會釋出的訊號顯示,只要通膨壓力持續回穩,降息啓動時間點或將較市場原先預期更早,最早可能落在第3季。此一變化將使利率中樞下行成爲未來數季的主要趨勢,利多債券價格回升。投資人可視之爲中長期債券配置的進場契機,特別是在殖利率相對高檔的時點提前佈局,有助提升未來總報酬潛力。
根據歷史經驗,每當聯準會由升息循環進入降息初期階段,考量當前市場對聯準會政策已開始「押注降息」,若後續經濟數據繼續疲弱,則美債殖利率將持續走低,債市仍具資本利得空間。
在資產配置方面,安聯投信表示,亞洲與拉美的新興市場公司債亦可視爲積極配置的一環,除了潛在息收機會,也有潛在資本利得,建議投資人維持彈性配置,搭配短中長期資產部位,穩中求進參與債券與股市的雙重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