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蓮花:把羣衆難題解決在“家門口”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真是太感謝村裡的網格員了,困擾我們兩家十多年的界址糾紛總算解決啦!”近日,在江西省蓮花縣升坊鎮升坊村村委會,村民李元芳緊緊握着升坊村黨總支副書記李正良的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升坊鎮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民意爲導向,結合本地實際,持續深化網格管理服務,把羣衆難題解決在“家門口”。

網格管理提升工作效能

走進升坊鎮太嶺村黨羣服務中心,牆上的網格化管理圖格外醒目,每個網格都明確標註了責任人,這張界限清晰、責任明確的網格分佈圖,正是升坊鎮深化基層治理改革的生動註腳。該鎮按照“規模適度、邊界清晰、無縫覆蓋、動態調整” 的原則,將全鎮細分爲30個網格,完善配備“1+1+N”(1名網格長+1名專職網格員+若干名兼職網格員)網格隊伍,實現各村“多格合一”的精細化管理。太嶺村黨支部書記賀丁祥指着牆上的網格分佈圖說道:“過去在村民眼裡,鎮村幹部都是‘當官的’,如今都是‘屋裡人’,網格員就是村民的‘貼身管家’。”

上個月,太嶺村網格員尹棟標在走訪過程中發現賀修武家的水管爆裂,二話不說抄起工具就修,臨走還順手疏通了門前水渠。在升坊鎮,這樣的“管家服務”已成常態——代買日用品、送藥物、幫老人測血壓……今年以來,全鎮網格員已解決類似民生問題170餘件。

“民情日記”破譯治理密碼

“劉大叔,您上次說的債務糾紛,我帶您去鎮裡綜治中心諮詢一下,幫助您儘快解決。”在江口村,村級後備力量王小齊在“走察轉辦”過程中發現村民劉日恩有法律諮詢的需求,立即記錄在民情日記上,專門抽出半天時間帶着他前往鎮綜治中心進行諮詢。

自升坊鎮深入開展黨員幹部“走基層、察民情,轉作風、辦實事”活動以來,全鎮黨員幹部、網格員、志願者下沉各村,開展“拉家常、問冷暖、聽民聲”的常態化走訪。打開王小齊的“民情日記”,村民們一件件需求躍然紙上。在實踐過程中,黨員幹部們更是以主動服務取代被動受理,通過流程再造和資源整合,切實解決羣衆辦事“跑路多、人難找”的困難,讓羣衆切實感受到變化,推動發展、凝聚人心。

“以前有法律方面的問題想要諮詢,得跑去縣裡、市裡找律師事務所。現在網格員帶我們到鎮裡綜治中心,不出鎮就能免費享受到法律援助和諮詢,讓我們少跑了不少路,提供了不少便利。”村民劉日恩笑着說。

“三單治理”繪就“楓橋經驗”新圖景

日前,在升坊鎮浯二村,一場別開生面的“與鄰共議議事會”在劉仁堪將軍烈士廣場的議事亭裡舉行。“後隆山至宋界壠那條路可以鋪柏油嗎?”“村裡可以督促保潔員及時清理路面垃圾嗎?”“可以安排公益性崗位清理一下路兩邊的雜草嗎?”“四華屋前路面積水需要打通排水。”……村民提出的需求被網格員劉強細心記錄整理。

“能當場回覆的,我們馬上解釋到位,需要進一步辦理的,就研究方案跟進落實,做到事事有迴應。”浯二村黨組織書記劉衛明表示。

今年以來,升坊鎮創新推行“三單治理”模式,依託“議事坪說事”陣地,按照“大事大議、小事小議、急事快議、難事衆議”的議事原則,廣泛召開“與鄰議事”議事會,推動黨員幹部和網格員下沉一線,開門納諫,傾聽羣衆訴求。自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鎮共收集解決羣衆訴求210餘條,有效解決了一批羣衆急難愁盼。

升坊鎮的30名網格員在村組之間穿梭忙碌,敲開了一戶又一戶的門。他們樸素的身影,記錄着走村串戶途中的點點滴滴,映照着基層治理創新的熠熠星光,一幅精管善治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圖景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