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齊:紮根西北三十載 以科技之力守護生態
原標題:
蔣齊:紮根西北三十載 以科技之力守護生態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國鳳
2024年全國兩會,一份關於“加強騰格裡沙漠跨區域聯防聯治”的提案引發熱議。提案人正是紮根西北治沙一線30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寧夏農林科學院林業與草地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蔣齊。這位連任多年的“老委員”用腳步丈量風沙,以提案破解生態治理難題,爲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注入科技力量。
蔣齊的履職始終緊貼黃土地的脈搏。2024年,他帶着對騰格裡沙漠治理的深度思考上會,提出打破寧夏、內蒙古、甘肅三省區行政壁壘、引入央企合作、打造治沙示範工程等系統性方案。這份凝結着多年調研心血的提案,很快被納入國家防沙治沙行動框架,爲區域協同治理按下“加速鍵”。他提交的6件提案均得到相關部門的辦理答覆,實現了件件有迴音,其中推動“三北”工程資金提標的建議,直接促成將荒漠化治理畝均投入標準提高,爲西北生態屏障建設注入“強心劑”。
這幾年,蔣齊用腳步丈量着履職的行程。從生態修復到鄉村振興,他始終立足一線需求,將科研數據轉化爲政策建議。翻看他的履職檔案,“三北工程資金保障”“沙區特色產業富民路徑”等關鍵詞高頻出現,每一份提案都凝結着調研的足跡。
高質量提案的背後,是常年投身科研攻關的熱愛與專注。“好的提案,需要在一線調研中獲得關鍵抓手。當好全國政協委員,就要做一名合格的‘調研員’。”蔣齊說,履職盡責不僅僅寫在紙上,更要落實在行動上。
記者手記
漫長的堅守 不變的初心
在蔣齊的辦公室,一摞泛黃的治沙筆記與最新提案草稿並排擺放,恰似他堅守三十年的縮影——從基層科研到國家建言,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鎖住黃沙”的初心。從實驗室到荒漠,再到全國兩會提案,彰顯了科研人員“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時代使命。
蔣齊的堅守,詮釋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也用一份份“沉甸甸”的提案書寫着履職答卷。
蔣齊的履職檔案不僅是一份生態成績單,更映射了中國治沙從“人進沙退”到“科學發展”的轉型。他的故事印證,生態治理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場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的漫長堅守。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