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蔡家鎮:作風“實起來” 發展“跑起來”

八月盛夏,走進江津區蔡家鎮文昌村的瘦身魚養殖基地,15座沉澱過濾池正高效運轉,963個魚菜共生箱在水面整齊排列,構建起“養魚廢水育菜、淨化水質迴流”的綠色循環模式。

“今年產量預計突破11萬斤,多虧鎮裡專家現場指導建好了尾水處理系統。”養殖戶說。這是蔡家鎮將作風建設考場設在產業一線的生動實踐。

早在今年4月,面對春茶採收季勞動力短缺難題,該鎮黨委啓動“四維響應”機制,組建助農隊摸排留守婦女、脫貧戶技能,通過“蔡家之聲”廣播、網格羣搭建用工對接平臺,並組織技術骨幹開展“一對一”培訓。此舉幫助5家茶企解決用工470人次,春茶產量增長28%,帶動農戶與企業雙向增收。

櫻博園賞花季期間,50餘名鎮村幹部放棄休假,在12個交通節點全天候疏導客流,保障日均萬人客流情況下道路暢通率達98%,同步完成供水系統升級,以實幹破解民生難題。

蔡家鎮推行“一線工作法”,班子成員帶頭包抓23項民生工程,11支“黨員顧問團”深入村居解決“急難愁盼”。針對背街小巷照明問題,5天內安裝路燈30盞,惠及500餘戶;爲行動不便老人提供上門養老認證服務,累計覆蓋200餘人次。

建立民生快速響應機制,鳳儀村管網漏水問題當天排查、次日修復;莫家溝水庫儲水不足時,370名黨員幹部48小時完成應急供水,3天勘探出新水源,日均增供500立方米,解決1800餘戶用水難題。“7·8”特大暴雨災害中,應急分隊轉移安置羣衆216人,48小時恢復路水電,清運淤泥500餘噸,築牢羣衆安全防線。

此外,鎮幹部以“用腳步丈量蔡家”的務實作風,走遍貓山櫻博園、清溪溝、陰陽洞等景點,打造系列爆款文旅宣傳。從“貓山櫻博園櫻花盛開”短視頻,到“清溪溝——重慶小川西”“陰陽洞夏日17.7℃”等主題推廣,單條視頻最高瀏覽量破百萬,帶動周邊民宿預訂量增長200%。

截至7月,全鎮接待遊客3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00萬元,帶動羣衆增收200餘萬元,“貓山櫻花”“小川西”等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以過硬作風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周婭、楊安迪、張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