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兩岸技術標準差異 大陸:已訂定兩岸共通標準285項
大陸市場監管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劉健男21日指出,目前已累計訂定兩岸共通標準285項。(圖/截自人民網直播)
大陸官方21日舉行記者會,針對「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議題,披露最新成果與內容。據官方消息,目前大陸已累計訂定兩岸共通標準285項,覆蓋了電子資訊技術、農產品、服務業、新能源等兩岸各具優勢領域,也打造「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並吸納40名臺灣專家加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據人民網,此次「共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專題記者會由大陸市場監總局、福建省聯合召開,由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宣傳司二級巡視員唐冀平擔任主持人,出席官員有市場監管總局港澳臺辦主任劉健男、標準創新司一級巡視員付文飆、計量司副司長黃廣龍、認證監管司副司長李春江、福建省臺辦副主任陳志勇、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文生。
劉健男強調,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工作,並特別強調「『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的要求」。
2023年9月大陸公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據指出,市場監管總局是在大陸中央部委中,率先祭出相關政策配合者,「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若干措施」文件從標準、認證、計量等方面推出「七條措施」,促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共通,破除閩臺經貿融合技術標準障礙。
截至目前,按照「共同選定、共同研製、共同比對、共同使用」的工作機制,已累計訂定兩岸共通標準285項,覆蓋了電子資訊技術、農產品、服務業、新能源等兩岸各具優勢領域,打造「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共收集29萬多份標準資訊,吸納40名臺灣專家加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劉健男強調,臺灣同胞參加各類標準、認證和計量工作,更加熟悉大陸的制度環境和社會環境,大陸也學習借鑑臺灣地區好的做法,兩岸在規則上更加互通。
付文飆則提到,市場監管總局支持福建率先推行「四共同三採用」的標準共通工作機制,並指福建以兩岸貿易往來密切的茶領域爲突破口,制定「臺式烏龍茶」5個系列標準。同時,臺灣地區參與方也在臺灣宣傳、培訓,讓兩岸茶農使用共通標準。據不完全統計,標準實施第二年,漳平臺式烏龍茶產量達3300噸,產值16億元人民幣,分別增長115%和112%。
王文生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兩岸標準共通,建設完善「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2025年前建成完善兩岸標準共通資訊和服務平臺、福建省WTO/TBT通報諮詢平臺和兩岸標準孵化和創新基地,2027年前建成兩岸標準共通展示館、兩岸碳計量公共服務平臺和兩岸標準實施驗證基地。
同時官方將持續推動閩臺智慧財產權融合,依託大陸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福建業務視窗爲臺灣專利申請人提供統一便捷的專利申請受理服務;福州考點作爲臺灣同胞參加大陸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的主要考點,允許具備專利代理師執業資格的臺灣同胞成爲廈門專利代理機構合夥人和股東。持續擴大閩臺智慧財產權圓桌會議影響力。
此外官方將整合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資源促進兩岸貿易便利化,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關於支持平潭綜合實驗區擴大對臺灣方面認證結果採信試點工作的授權辦法」,發佈首批臺灣商品採信目錄。加強兩岸合格評定工作交流,組織兩岸合格評定領域專家,共同研究起草福建對臺合格評定方案。最後是啓動碳計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兩岸計量標準、計量檢測能力資料庫。
大陸市場監管總局2023年底發佈「七條措施」,當時福建日報援引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分析指,七條措施「有利於臺灣同胞的公共服務、文化旅遊等領域,因兩岸標準差異較大導致貿易互通受阻的金融、水產等領域,以及兩岸各自具有競爭優勢的電子信息技術、農產品、服務業、新能源等領域,將是兩岸之間常態化開展標準化交流與合作的重點領域。臺灣同胞也可同等參與各級各類標準制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