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不復胖 專家推211餐盤法
專家提醒民衆,過度限制飲食可能導致慢性便秘及腸漏症,甚至增加復胖風險。(鄭鬱蓁攝)
年後減肥風氣盛,網路上流行「7日仙女餐」、「排毒清腸法」等較爲極端減重方式,專家提醒民衆,過度限制飲食可能導致腸道菌羣失衡,導致慢性便秘及腸漏症,甚至增加復胖風險。更推薦的是「211餐盤法」,每餐應包含半盤蔬菜、4分之1優質蛋白質、4分之1全穀類,避免過量攝取高果糖、高油脂食物。
家庭醫學科專家安欣瑜指出,許多人體重雖正常,卻有內臟脂肪偏高的「體重正常型肥胖」。內臟脂肪過多會引發慢性低度發炎,釋放如TNF-α、IL-6等發炎因子,影響胰島素敏感性與血管彈性,進而促進動脈硬化。維持良好的腸道健康、促進代謝平衡與減少內臟脂肪累積,有助降低三高及慢性病的風險。
網路上近期流行「7日仙女餐」、「排毒清腸法」等極端減重方式。安欣瑜提醒,這些短期見效的方法可能帶來更大的健康隱憂。過度限制飲食可能導致腸道菌羣失衡,影響營養吸收與代謝,導致慢性便秘及腸漏症,甚至增加復胖風險。
安欣瑜表示,與其追求快速減重,不如透過穩定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來改善代謝,她推薦「211餐盤法」,即每餐應包含半盤蔬菜、4分之1優質蛋白質(如魚、豆類、瘦肉)、4分之1全穀類,並避免過量攝取高果糖、高油脂食物,以維持腸道健康與代謝平衡。
亞洲益生菌專家蔡英傑建議適量補充機能型益生菌,有助於穩定血糖、減少體內發炎,並促進脂肪代謝。
規律運動與日常小活動也是維持健康代謝的重要關鍵。安欣瑜提醒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2次肌力訓練。多走樓梯、打掃等日常非運動型產熱行爲,也能減少內臟脂肪的累積。長期維持適度的運動與日常活動,才能自然調節能量消耗,避免體脂過度囤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