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BIC”,亞盛的第二款重磅大藥,來了!

2025年的這一輪波瀾壯闊的創新藥板塊行情,與幾年前的那一次,完全不一樣。

一個最爲顯著的差異是:本輪行情中,絕大部分表現優異的頭部藥企,其不斷攀升的股價,絕非基於純粹的概念或者遙遠的預期。

恰恰相反,與股價的優異表現所相得益彰的,是這些創新藥公司實質性的重磅研發成果競相落地。

對於亞盛醫藥這家新一代創新藥企業中的優秀代表而言,情況更是如此。

最近一年多的時間以來,亞盛醫藥的股價,相對最低點的上漲幅度接近500%,這種強勢的股價表現,不僅讓全市場無比驚豔,更是引領整個創新藥板塊的這一輪牛市行情。

這背後的核心驅動因素,是亞盛醫藥如日中天的企業基本面。

在將奧雷巴替尼成功推進上市並完成創紀錄的對外授權交易之後,亞盛醫藥又迎來了旗下另一款“重磅炸彈”級別的創新藥。

2025年7月10日,亞盛醫藥正式對外宣佈: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選擇性Bcl-2抑制劑APG-2575(通用名:利沙托克拉),已經成功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附條件上市,用於既往經過至少包含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在內的一種系統治療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患者。

這是首個在國內獲批上市的國產原研Bcl-2抑制劑,同時也是近10年時間以來,全球第二個上市的Bcl-2抑制劑。

此次APG-2575的成功獲批上市,不僅僅是亞盛醫藥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也是全球Bcl-2抑制劑這個細分賽道的一個拐點性時刻:作爲具備全球同類藥物“BIC”潛力的APG-2575,將有望改變Bcl-2抑制劑諸多相關適應症的現有臨牀治療格局。

Bcl-2抑制劑:全球創新藥研發的一塊“高地”

在全球創新藥產業,Bcl-2抑制劑是一個頗爲獨特的細分領域:一邊是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以及由此伴生的巨大商業價值,另一邊則是多年以來,全球範圍內僅有一款創新藥上市的供給不足現狀。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主要原因在於Bcl-2靶向藥物極高的開發難度。

Bcl-2屬於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靶點,其結合界面很大,缺乏適合小分子藥物特異性結合的“口袋”,使得小分子藥物往往難以有效阻斷其功能。

此外,Bcl-2家族蛋白(Bcl-2、Bcl-xL、Mcl-1等)具有高度同源性,在抑制Bcl-2的同時,很難避免對其他家族蛋白產生影響,這就很容易產生“脫靶”現象,並由此帶來一系列安全性的問題。

鑑於上述各種原因,靶向Bcl-2的創新藥的研發,一直是全球創新藥研發領域的一塊不易攀登的“高地”。

在此次APG-2575獲批上市之前,全球唯一獲批上市的Bcl-2抑制劑,是兩大跨國藥企巨頭艾伯維(AbbVie)與羅氏(Roche)聯合開發的維奈克拉。

維奈克拉的首次獲批上市時間爲2016年4月11日,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17p缺失突變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

在幾乎10年之後的2025年,終於有一家中國藥企再次成功登頂這塊“高地”,這既是亞盛醫藥卓越的源頭創新能力的最好體現,也是中國創新藥產業這些年來取得長足發展的又一個典型例證。

對於亞盛醫藥而言,APG-2575的出現,也絕非偶然。

Bcl-2靶點的發現距今不過40餘年,而亞盛醫藥的核心團隊,在這個領域已經深耕了超過30年,早在20多年前就在美國推進過Bcl-2相關管線進入臨牀試驗,可以說是全球範圍內在這個細分賽道積累最爲深厚、研發經驗最爲豐富的團隊之一。

APG-2575是亞盛醫藥研發的新一代Bcl-2抑制劑,其研發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5年前,進入臨牀試驗的時間也有10年,是實至名歸的“十年磨一劍”。

作爲全球第二款獲批上市的Bcl-2抑制劑,已經讀出的多項臨牀研究數據表明,幾乎在所有的主要適應症上,APG-2575都顯露出相比於首款Bcl-2抑制劑維奈克拉的差異化優勢以及滿足更多臨牀剛需的巨大價值潛力。

這是一款潛在的全球“best-in-class”的Bcl-2抑制劑,它將顯著改變全球Bcl-2抑制劑的市場格局。

CLL/SLL適應症:安全性與療效的雙重優勢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 (SLL),是一種以成熟B細胞克隆增殖爲特徵的惰性腫瘤,年發病率約4.6/10萬,每年全球新增的患者數量大約在10萬人。

CLL/SLL是血液瘤領域最具商業價值的適應症之一,這個領域誕生過伊布替尼這樣年銷售金額逼近100億美元的大藥,因此也是衆多跨國藥企重點競逐的熱門方向。

安全性優勢

對於維奈克拉而言,安全性一直是這款全球首款Bcl-2抑制劑的一個明顯的短板。

過往研究顯示,在包括CLL/SLL等適應症的治療中,腫瘤溶解綜合徵(TLS)是維奈克拉最需警惕的安全性問題之一。

爲了應對這個問題,維奈克拉的治療過程,需要嚴格遵循5周劑量遞增爬坡(20mg→400mg),但是即使如此,維奈克拉治療CLL/SLL仍然有2%的TLS發生率。

同時,長達5周的劑量爬坡,不僅會影響患者的依從性,同時有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如果改成2至3周劑量的增加和更高的起始劑量,維奈克拉治療過程中TLS發生率會飆升至13%。

此外,在多項臨牀研究數據中,維奈克拉表現出較高的血液學毒性,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等副作用,也是維奈克拉治療過程中一個發生率較高的安全性問題。

在CLL/SLL這個適應症上,近年來的趨勢是患者的生存期不斷延長,平均年齡也不斷增加,對於這些高齡患者而言,藥物的安全性就顯得更加至關重要。

相比之下,APG-2575的安全性優勢非常明顯。

以此次APG-2575獲批的關鍵註冊II期臨牀研究(APG2575CC201)結果爲例,APG-2575的安全性表現突出,研究中未發生腫瘤溶解綜合徵(TLS)副作用,血液學毒性發生率低且程度可控,非血液學毒性發生率低且多爲1-2級。

安全性的優勢,是APG-2575衝擊同類藥物“BIC”地位的基石,而療效上的差異性優勢,則是這款藥物另一個關鍵的成功因素。

臨牀治療的差異化優勢

作爲全球第二款Bcl-2抑制劑,APG-2575在CLL/SLL這個大適應症上,體現出了相對於維奈克拉的顯著的差異化優勢:除了安全性更優之外,對於維奈克拉耐藥或者經治的患者,APG-2575仍然體現出相當的治療潛力。

當前CLL/SLL的一線治療方法,如免疫療法、化療和BTK抑制劑,已經對初治患者有較爲顯著的療效,但是隨着病人生存週期的不斷延長,復發和耐藥逐漸成爲CLL/SLL這個適應症主要的臨牀挑戰。

此前,有一項真實世界研究表明,在BTK抑制劑伊布替尼治療CLL/SLL失敗後,換用免疫化療的客觀緩解率(ORR)爲25%,換用CD20單抗的ORR爲36%,而換用 Bcl-2抑制劑的ORR可高達76%。

鑑於Bcl-2抑制劑的這種優異表現,美國NCCN指南對於BTK抑制劑治療失敗的CLL/SLL患者,已經將Bcl-2抑制劑維奈克拉列爲首選推薦。

現有研究數據表明,亞盛醫藥的APG-2575,在CLL/SLL患者中具有強勁的單藥和聯合治療潛力。

一項全球II期臨牀研究初步數據顯示,APG-2575聯合新一代BTK抑制劑治療在CLL/SLL患者中呈現出令人振奮的客觀反應率(ORR):在初治人羣中的ORR達到了100%(16/16);在復發/難治人羣中的ORR也達到了98%(56/57)。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維奈克拉經治的CLL/SLL患者中,APG-2575也顯示出顯著的治療潛力。

2024年的ASH年會上,亞盛醫藥展示了APG-2575聯合BTK抑制劑阿可替尼治療初治 (TN)、復發/難治性(R/R)的CLL/SLL患者的研究數據,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針對過往接受過維奈克拉治療的患者的研究結果。

數據顯示,在既往接受過維奈克拉治療的患者中,APG-2575的ORR爲85.7%;在既往接受過維奈克拉但未接受過BTK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APG-2575的ORR爲100%;在既往接受過維奈克拉和BTK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ORR爲66.7%。

這項臨牀研究,充分說明了APG-2575相對於維奈克拉的差異化價值,對於維奈克拉經治或者不耐受的CLL/SLL患者而言,APG-2575成爲了一種潛在的挽救性治療方案,爲這些面臨“無藥可用”困境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希望。

目前,APG-2575在CLL/SLL這個適應症上,還有至少兩項全球註冊III期臨牀試驗在推進,其中包括一項聯合BTKi治療經治 CLL/SLL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牀試驗(由美國FDA許可),以及一項聯合阿可替尼一線治療初治CLL/SLL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牀研究。

AML與MDS適應症

AML(急性髓系白血病)與MDS(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是兩種具有密切關聯性的髓系腫瘤,二者也是目前Bcl-2抑制劑主要的適應症。

在這兩大適應症上,維奈克拉已經獲批用於治療AML,但是APG-2575憑藉差異化的優勢,仍然有巨大的機會。

至於MDS這個適應症,維奈克拉已經宣告失敗,APG-2575研發工作還在推進,且目前讀出的數據頗爲積極,成爲Bcl-2抑制劑攻克MDS的希望所在。

AML適應症

目前,維奈克拉已經在美國和中國都獲批了聯合阿扎胞苷用於AML治療。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該適應症的機會窗口已經關閉,事實上,APG-2575目前的臨牀研究數據,同樣展現出巨大的差異化優勢。

在最新的2025年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APG-2575聯合去甲基化藥物阿扎胞苷治療初治(TN)或既往接受過維奈克拉治療的髓系惡性腫瘤患者的Ib/II期臨牀試驗的最新研究,獲選口頭報告。

這是國際上首次報告新型Bcl-2抑制劑克服維奈克拉耐藥的臨牀研究。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在28例既往維奈克拉耐藥的復發/難治AML/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患者中,療效可評估的患者有22例,總反應率(ORR)爲31.8%(7/22),其中22.8%的患者獲CR/CR伴血細胞未完全恢復(Cri);4.6%的患者獲部分緩解(PR);4.6%的患者獲形態學無白血病狀態(MLFS)。

獲得治療反應的患者,既往均接受過包括維奈克拉在內的多線治療,且大部分患者基線存在TP53突變並伴隨複雜染色體核型。

在安全性結果方面,患者對APG-2575耐受性良好,常見不良反應主要體現在血液學事件,非血液學毒性不常見。

該項研究結果,不僅再次驗證了APG-2575在惡性髓系腫瘤治療中兼具卓越的療效和安全性,更是首次報告了APG-2575在既往維奈克拉治療失敗的患者中也有很好的治療反應,顯示出APG-2575相對於國外同類產品的差異化和療效優勢潛力。

這意味着,APG-2575有望填補現有臨牀治療的空白,具備爲維奈克拉治療失敗的AML患者提供挽救性解決方案的巨大潛力。

MDS適應症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5年6月,維奈克拉(Venetoclax)聯合阿扎胞苷一線治療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HR-MDS)的三期臨牀試驗,宣告失敗。

從關鍵數據來看,此次試驗的總生存期(OS)結果不盡人意,風險比(HR)爲0.908,這意味着維奈克拉聯合方案與對照組相比,在生存獲益上幾乎沒有差異。

將Bcl-2抑制劑的疆域拓展到MDS這個適應症上,這個任務的接力棒交到了APG-2575手中。

APG-2575用於治療MDS的臨牀試驗,目前還在推進之中,初步讀出的研究數據頗爲積極。

2024年的第66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APG-2575聯合AZA治療MDS(包括高危MDS患者、初治(TN)和R/R MDS患者)的最新研究數據發佈,這項研究體現出APG-2575聯合治療MDS的強勁療效和安全性優勢

數據顯示,該治療方案在高危初治(TN)或復發/難治性(R/R)MDS患者中,總緩解率(ORR)達77%,體現出了巨大的治療潛力。

同時,安全性數據也非常正面:60天死亡率和TLS發生率均爲0,沒有病人因毒性不耐受出組,需要APG-2575減量的患者少,感染率低。

簡而言之,目前讀出的臨牀數據,完全支持該聯合治療在高風險MDS患者的進一步臨牀開發。

MM適應症:未被滿足的臨牀剛需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惡性漿細胞疾病,也是血液系統腫瘤的一種,和MDS適應症一樣,至今爲止仍然是Bcl-2抑制劑的空白之地。

在MM這個適應症上,維奈克拉則在更早時候也遭遇了挫折。

在一項名爲BELLINI的III期臨牀試驗中,維奈克拉與另外兩款藥物硼替佐米(bortezomib)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組成聯合療法,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患者。

雖然在無進展生存期(PFS)這個指標上,維奈克拉聯合治療組取得了明顯的改善,但是維奈克拉聯合治療組一共報告40例(21%)死亡事件,而安慰劑組只有11例(11%)死亡事件。

其中,維奈克拉聯合治療組的13例死亡事件,被認定爲和治療相關,而安慰劑組僅有1例。

可以看出,維奈克拉還是在很大程度上,被安全性這個短板所深深困擾。

相比之下,亞盛醫藥的APG-2575,已經通過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證明了自身在MM適應症上的,兼具顯著的治療潛力和卓越的安全性。

2024年的第66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亞盛醫藥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公佈了APG-2575用於復發/難治(R/R)多發性骨髓瘤(MM)的最新臨牀研究數據。

數據顯示,在既往接受過多線治療的36例可評估患者中,總反應率(ORR)達63.9%,非常好的部分緩解(VGPR)率以及完全緩解(CR)率達30.6%,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高達9.7月。

在業界最爲關注的安全性方面,APG-2575的表現也很優異,即使在800-1200mg這樣的高劑量下,患者對APG-2575仍呈現出良好的耐受性,且均未發生藥物相互作用(DDI)。

在上述研究數據發佈以後,該項臨牀試驗的主要研究者,來自梅奧醫學中心的Sikander Ailawadhi教授認爲,APG-2575有望爲R/R MM患者帶來一款安全有效的靶向療法。

結語

可以說,在CLL/SLL以及AML這兩個適應症上,APG-2575相對於維奈克拉做到了“人有我優”,而在MDS和MM這兩個適應症上,APG-2575則顯示出了巨大的“人無我有”的潛力。

若干年後,當我們回顧Bcl-2抑制劑的發展歷史,APG-2575獲批上市的這一天,無疑是改變這個細分賽道發展軌跡的時刻。

對於亞盛醫藥這家中國創新藥企業而言,APG-2575的研發歷程,也是公司始終堅守“解決全球患者尚未滿足的臨牀需求”這一使命的最好寫照,同時也將是公司發展歷程中一個加速向上的拐點性時刻。

2024年,維奈克拉的全球銷售金額達到了25億美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細胞凋亡靶點小分子藥物全球市場預計於2030年增長到360億美元,其中Bcl-2抑制劑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17億美元。

APG-2575這款全球潛在“BIC”的Bcl-2抑制劑,將把亞盛醫藥推向怎樣的高度,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