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變“幫兇” “地推”背後隱患多
原標題:兼職變“幫兇” “地推”背後隱患多
人民公安報記者 楊宇雨 通訊員 康婷
案件回放
兼職廣告暗藏陷阱
近日,大學生小張在微信羣偶然刷到一則“招聘地推兼職、佣金豐厚、工資日結”的廣告。想賺些零花錢的他,馬上聯繫了羣裡的王經理。王經理稱,只需在商場、小區等人流密集處“推廣二維碼”,引導路人掃描並將手機號和驗證碼發送到“地推”工作羣,就能拿到每單5元到10元不等的報酬。這份輕鬆的兼職讓小張心動,在沒簽勞動合同、未與對方見面的情況下,他就開始了這份工作。小張在“地推”工作羣領取任務後,在小區附近擺起攤位,用小禮品吸引行人掃描二維碼,獲取手機號及驗證碼,註冊各類社交賬號或自媒體賬號後發給王經理。
2月初,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網安大隊民警巡查時發現這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線索。經分析研判、縝密偵查,警方抓獲“地推”頭目王某。經查,王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手機號碼及驗證碼500餘條。王某被警方依法給予處罰,小張因兼職時間短、違法犯罪事實特別輕微,被警方批評教育,其他“下線”仍在追查中。
案情分析
非法獲取販賣個人信息涉嫌犯罪
小張只想找一份兼職工作,卻未曾料到,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淪爲違法犯罪分子的幫兇。事後,心有餘悸的小張深刻認識到,正是由於自己缺乏法律知識,險些掉入違法犯罪的陷阱。
所謂“地推”,是指以免費贈送禮品等方式吸引羣衆,編造虛假理由,騙取手機號碼、驗證碼等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爲。他們利用這些信息註冊各類社交賬號或自媒體賬號,賣給上線號商賺取佣金。
此類兼職隱藏着巨大的法律風險,本案中,違法人員王某組織衆多像小張這樣的兼職人員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進行牟利。法律規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個人信息5000條以上或者非法獲利5000元以上,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未達刑事立案標準的,則違反了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也會受到相應行政處罰。
此類看似簡單的“推廣二維碼”兼職,背後可能隱藏着巨大的個人信息安全隱患。公民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後,可能被用於電信網絡詐騙、網絡盜竊等違法犯罪活動,給信息所有者帶來財產損失和生活困擾。
民警支招
收好求職避坑指南
郭雲剛(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大隊長):
當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衆多,一些不法分子盯上這部分羣體,藉助短視頻、社交軟件等,利用他們對相關法律法規不熟悉的漏洞,精心佈局,誘使他們成爲違法犯罪的幫兇。所以,廣大有求職意向的羣衆在找工作時,要做到“四要”。
首先要提高警惕,謹慎選擇兼職。面對網絡上的兼職信息,要仔細甄別,對那些工作輕鬆、報酬豐厚卻又無需太多技能和資質的兼職,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其次要了解工作內容和合法性。在接受兼職工作前,要詳細瞭解工作的具體內容和流程,判斷其是否合法合規。對於涉及個人信息收集、轉賬匯款等敏感操作的兼職,務必謹慎對待,如發現可疑的兼職信息或違法犯罪線索,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第三,要簽訂正規合同。無論兼職還是全職工作,都應簽訂正規的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最後,一定要增強法律意識,主動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瞭解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爲的後果,避免因無知而陷入違法犯罪陷阱。
來源:人民公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