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AI芯片!兩座科技重鎮齊發產業政策 百億專項母基金正在組建中

《科創板日報》3月21日訊(記者 餘詩琪)在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的背景下,AI芯片作爲底層算力的核心載體,已成爲城市爭奪未來產業制高點的關鍵賽道。蘇州與深圳,這兩座分別位於長三角與珠三角的科技重鎮最近都發布了與AI芯片產業的扶持政策。

此前,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曾表示,人工智能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城市經濟形態重構的催化劑。未來的城市競爭,必將是“數據生態丰度+場景創新能力+政策敏捷度”的綜合比拼。

在AI芯片政策上,兩座科技重鎮已經“捲起來了”。

蘇州VS深圳

蘇州這次的姿態異常豪邁,3月18日發佈的《加快發展AI芯片產業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堪稱政策“大禮包”——從企業培育到技術攻關,從金融輸血到場景開放,形成覆蓋全生命週期的政策矩陣。專項母基金重點澆灌本土核心技術企業,12納米以下工藝流片費用支持給到千萬,億元級人才項目資助更是刷新了城市引才的價碼。

《科創板日報》記者與國產GPU公司高管交流,在他看來,蘇州這次的政策很有誠意,不是口頭支持而是企業需要的“真金白銀”,文件中提到的支持節點都是芯片類企業發展中常遇到的關卡。

《徵求意見稿》中提到,蘇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對AI芯片企業給予傾斜支持,“加快AI芯片重大創新產品培育,每個項目給予最高2000萬元支持”。

具體到研發節點,對於AI芯片設計企業開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程流片驗證,《徵求意見稿》中對首次流片、光罩製作以及測試驗證等費用給予最高50%支持,工藝製程12nm以上的產品最高支持500萬元,12nm及以下的產品最高支持1000萬元。

在人才的招引上,蘇州更是許以重金: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能夠帶來重大影響、重大突破的海內外人才,給予3000萬元至1億元項目資助和300萬元至1000萬元購房補貼。

在蘇州的規劃中,通過政策支持在GPU通用型芯片、ASIC專用型芯片、FPGA半定製化芯片、存算一體芯片、硅光芯片等重點方向,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引育一批帶動性強的優質項目、頭部企業。

相比之下,深圳選擇“垂直突破”的精準路線,將AI芯片與具身智能機器人深度捆綁。在對外印發的《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靈巧手、基座及垂直領域大模型、本體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揭榜掛帥、項目經理人制、業主制等方式分階段、分批次組織實施科技重大專項。

深圳的策略是打造創新服務平臺、加快開放應用場景:建設開放創新平臺、開源社區、評測適配中心、創新中心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配置通用模型庫等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並開放共享,在政務服務、工業製造、教育、醫療健等重點領域,滾動開放不少於50個應用場景。

目標是到2027年,深圳在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融合技術等方面,新增培育估值過百億元企業10家以上、營收超十億元企業20家以上,實現十億級應用場景落地50個以上,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

在以上國產GPU公司高管看來,蘇州和深圳的差異化政策與兩地的產業生態有關。在芯片領域,長三角是半導體產業集羣的中心,擁有從芯片設計到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條,他們公司的封裝業務就是與江蘇企業合作;而深圳爲代表的珠三角優勢在於整機制造和終端銷售,所以芯片產業的發展要匹配當地的終端產業的衍變。

百億專項基金正在組建中

兩地也都提到了專項產業基金的支持。蘇州在《徵求意見稿)》提出,要充分用好人工智能產業專項母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向AI芯片領域,重點投向本土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發展潛力大的AI芯片創新型企業。

這隻人工智能產業專項母基金由蘇創投發起,總規模100億元。《科創板日報》記者瞭解到,該母基金正在組建當中,還需過會、審批。除了人工智能產業基金,蘇創投還在籌備一隻100億元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都是圍繞人工智能領域擬新設系列相關產業基金的整合,意在爲蘇州持續壯大發展人工智能的長期資本、戰略資本。

在此之前,蘇創投已經在芯片領域、人工智能領域佈局,旗下的蘇州基金曾蘇州高新區聯合發起總規模達10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母基金。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該基金與中芯聚源、湖杉資本等半導體產投機構合作,投出了15只子基金。

穿透下來,蘇創投底層投資公司達1483家,其中就包括了多家AI芯片領域的龍頭企業人,如紫光展銳、摩爾線程、壁仞科技等。未來,蘇創投旗下在管的20只處於投資期的直投基金,均可對人工智能產業開展投資。

深圳的專項母基金同樣是規模百億。據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長、市人工智能產業辦公室主任林毅介紹,將設立100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的軟件、硬件、具身智能等方向,投資一批高成長性企業,用百億基金解決融資難題。

此外,深圳將聚焦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尖端科技領域,籌設規模不少於500億元的涵蓋科創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國資基金。走訪包括人工智能領域在內的初創企業覆蓋不少於10000家,推進至立項盡調階段企業不少於1000家,爲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領域的科創企業提供不少於100億元的創投資金支持。

深圳還提出,延長創新創業類基金存續期限最長至15年,針對不同基金,確定差異化考覈指標、免責清單,不以單一項目虧損、單一時間節點爲考覈負面評價依據,按整個基金生命週期進行考覈,助力投資機構更有底氣、更加大膽地進行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