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當事人「看身心科、諮商」 桃園地院法官遭依法處分
桃園地院孫姓法官審理一起給付訴訟費用強制執行案時,因廖姓女子對司法事務官裁定聲明異議,孫建議廖女「去問律師、看身心科、接受心理諮商」,廖女不滿向法官請求評鑑,法評會決議請求不成立,但請桃園地院爲適當處分。桃園地院今表示已依法處分。
本案源於某科技公司持法院確定判決,聲請對廖女所有的桃園市房地強制執行,桃園地院民事執行處受理後對房地執行;廖女則以她對科技公司債權可供執行,債權可全部獲償,認爲桃院不應執行,對執行房地的程序聲明異議。
對此,桃院以僅能就科技公司所聲請的房地爲執行,無從因廖女指定而就非科技公司所聲請的債權爲執行爲由,裁定駁回她的異議;廖女不服,聲明異議,接連遭桃院、臺灣高等法院駁回確定。
廖女請求對孫姓法官個案評鑑,指出法官「建議聲請人尋求專業的協助,去問律師,去看身心科,去接受心理諮商」,她認爲這是罵她心理有問題,違反法官倫理規範第5條「法官應保有品格高尚、謹言慎行」規定。
法評會認爲,裁判書是公開的,這些用語有損人民對司法的信賴、法官職位尊嚴,違反法官倫理規範規定。但法評會審酌孫姓法官是出於擔憂廖女濫用司法程序,並無違反辦案程序規定,認爲情節並不重大,因此決議請求不成立,並移請桃園地院院長依法官法第21條規定爲適當處分。
桃園地院今表示,依法官法第21條規定,一、關於職務上之事項,得發命令促其注意。 二、違反職務上之義務、怠於執行職務或言行不檢者,加以警告;院長已依法官法第21條爲適當之處分,關於細節則爲院方內部事務,不對外提供。
桃園地院孫姓法官審理給付訴訟費用強制執行案,建議廖姓女子「去問律師、看身心科、接受心理諮商」,廖女不滿向法官請求評鑑後續不成立,桃園地院已依法處分。聯合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