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開封分行:“救”在分毫間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同志,這錢還能救回來嗎?”近日,一對忐忑不安的中年夫婦將沾滿菸灰的塑料袋輕輕放在建設銀行開封東部新城支行的櫃檯上。打開袋子,成沓的百元紙幣已碳化變形,稍微用力一碰便會簌簌掉渣。

原來,馬先生的父母住在鄉下。節儉慣了的兩位老人平時喜歡撿拾廢品補貼家用,並且往往以現金形式存放在家中。考慮到現金存放的安全性,老人便將錢裝進鐵盒,藏在室外竈臺旁一輛裝滿廢品的三輪車裡。一天燒火做飯時,不慎將火星濺落到廢紙殼上,待發現時,鐵盒內的積蓄已被高溫炙烤得“面目全非”。

“您放心,人民銀行有特殘幣專項兌換政策。”當值營運主管馬上放下手中工作,一邊安撫客戶情緒,一邊詳細講解特殘幣的兌換流程和兌換標準。網點負責人迅速協調開闢綠色兌換通道,同時向建設銀行開封分行渠道與運營管理中心緊急求援。半小時後,分行金庫三名專業清分員帶着噴壺、鑷子、標尺等工具火速趕到。

面對嚴重粘連的紙幣,清分員像修復文物般細緻,先用標尺放置其上測量面積,接着使用噴霧小心翼翼溼潤防止碎屑脫落,最後用竹籤輕輕剝離粘連處。每揭開一張紙幣,都要用放大鏡反覆比對防僞特徵。其間發現部分紙幣碳化嚴重,當即視頻連線中國人民銀行開封市分行貨幣金銀科專家進行遠程指導。

“這張雖然缺失近四分之一,但加上與票面原樣連接的碳化、變形部分符合全額兌換標準,請全額兌換。”

“注意測量面積時,越精確越好。”

人行開封市分行專家傾力指導,建設銀行員工接力清點,從正午驕陽到日影西斜,整整半天俯身在操作檯前。最終從6沓焦黑紙幣中清點出可兌換人民幣共計2250元,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減少了經濟損失。

當夫妻倆捧着兌換好的嶄新鈔票激動地說:“太感謝了!沒想到效率這麼高,你們真是把老百姓的事當自家事辦啊,以後有錢還是存銀行安全!”

這場跨越金融機構與監管部門的愛心接力,不僅讓焦黑的紙幣重獲新生,更讓“金融爲民”四個字在特殘幣鑑定的鑷尖上閃爍出溫暖光芒。正如全程指導的人民銀行開封市分行專家所言:“每一張殘損幣背後都關乎百姓生計,我們多費些工夫,羣衆就可能少些損失,這就是金融人最樸素的擔當。”(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