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永續行動家/落實永續!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以戰代訓 成醫界得獎王
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獲得「亞洲醫療大獎」年度最佳執行長,在AI推動上不遺餘力,打造數位健康系統,提供便利的就醫過程。記者黃仲裕/攝影
二○二五年「亞洲醫療大獎(Healthcare Asia Awards)」頒獎典禮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勇奪雙料大獎,除了「年度最佳醫院」,院長周德陽榮獲「CEO of the Year亞洲年度最佳執行長」肯定,成爲本屆唯一獲此殊榮的醫療專業領袖人物,爲臺灣醫界爭光。
執醫四十多年,周德陽在神經外科專業領域上備受推崇,由他研發「腦出血內視鏡血腫清除術」已被納入哈佛大學「臨牀神經外科技術」教科書,成爲國際中風手術標準,大幅提升病人存活率與術後預後。
跨至行政職後,周德陽同樣表現傑出,卓越領導力讓他獲獎無數,成爲「醫界得獎王」。
追求進步 鼓勵員工多競賽
身爲圍棋高手,周德陽鼓勵院內醫師、員工參加競賽,除了國外學術期刊,更積極投入國內外各大醫療生技,如生策會、國科會、幸福職場等競賽,中醫大附醫平均每年贏得一百多個獎項。但他強調,不是爲了比賽而比賽,最重要的是「以戰代訓」、「追求進步」。
疾病治療 通過醫策會認證
中醫大附醫迄今通過醫策會十五項疾病治療的品質認證,數量居醫學中心前幾名。周德陽表示,取得認證,等於公正學術單位掛保證,當然能夠贏得衆多民衆信賴,成爲就醫時的首選。在人工智慧(AI)推動上,更不遺餘力,走在衆多大型醫院之前,例如人工智慧認證,陸續取得醫院組織架構、臨牀試驗、患者病歷、數據分析等多領域學術認證。
數位轉型 以高薪投資人力
周德陽說,中醫大附醫及中國醫藥大學成立AI中心、大數據中心,高薪聘用至少八十位資訊工程師參與醫療生技的數位轉型,這些人力投資,在國內其他醫學中心應屬少見。
中醫大附醫連續三年奪得國外大獎,二○二三年創建「智抗菌平臺」,可在一小時內完成抗藥性預測性分析,幫助醫院轉化資料爲知識,預測個人風險,獲「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SS」頒贈「數位健康指標(DHI)」全球第一名。今年完成DIAM七級認證及HIMSS全方位最高等級認證,達國際級水準。
周德陽表示,數位科技爲人類生活帶來改變,透過最尖端的AI技術,打造數位健康系統,提供便利的就醫過程,以及完善的醫療照護服務,以「中國醫點通」App爲例,推出十幾年,累積使用人數超過四百多萬,創下相關醫療App的使用紀錄。
血液透析 居家不必跑醫院
中醫大附醫是全國唯一提供居家血液透析的醫療機構,醫護人員運用遠端智慧監控系統,病人可在家血液透析,免於奔波往返醫院,一年可節省九十天,且提升病人生活品質與就醫安全。
繼二○二四年獲「Newsweek」肯定,獲選「Top CEO Circle」,周德陽二○二五年更獲「CEO of the Year」,成爲亞洲年度最佳執行長,爲唯一獲得此榮譽的亞洲醫界領袖。關鍵爲人本精神、科技應用、團隊文化等核心指標贏得高分,積極推動醫院數位轉型、生物醫學創新。
中醫大附醫行政副院長暨永續長楊麗慧(中)與企業志工隊。圖/中醫大附醫提供
中醫大附醫榮獲「二○二五年亞太暨臺灣永續行動獎」多項肯定,永續長爲行政副院長楊麗慧,她以「從醫療出發、向永續前行」爲理念,帶領團隊將永續精神融入醫院日常營運,成立企業志工隊,串聯校院體系與社會資源,從偏鄉健康廚房、部落日託中心到節能減碳行動,建構「以人爲本、從心出發」綠色醫療模式,讓永續不只是倡議,落實在每一次的醫療服務與社會關懷。
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左)與病人互動。圖/中醫大附醫提供
關於周德陽
年齡:71歲,1954年生
專長:CAR-T細胞免疫治療、醫療AI、內視鏡、功能性神經外科手術、加瑪刀、脊椎與腦瘤手術、小兒神經外科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臺灣生醫人工智慧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
臺灣醫院協會理事
臺灣醫學中心協會理事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
獲獎紀錄:
●衛福部醫療關懷力典範獎─卓越領導獎(2025年)
●亞洲醫療大獎年度最佳執行長(2025年)
●入選全球Newsweek CEO Circle(2024/25)
●資深優良教師大智獎(2020年)
●臺灣醫療典範獎(2015年)
●陽明大學第10屆特殊貢獻類傑出校友獎(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