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臺灣永續論壇/從遠距醫療平臺到調薪留人 兩大精實策略緩解醫療壅塞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邱逸淳(左起)、屏東縣政府衛生局長張秀君、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出席2025健康臺灣永續論壇「智慧醫療醫養新未來」。記者葉信菉/攝影
近期醫療環境面臨重大挑戰就是超高齡社會及醫護出走。社團法人臺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這兩大原因導致今年急診嚴重壅塞,高齡社會讓慢性病長者增加,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人數突破四百萬人,因尿路感染、肺炎等高齡病患增加,使得住院人數變多,護理人員缺工則讓醫院關牀,導致病人塞在醫院大廳走廊及急診室。
洪子仁表示,近期他與學生赴日本進修,看到廿五臺輪椅在大阪車站月臺上等待輪流出站,非常震撼,「臺灣以後也會這樣!」據衛福部統計,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平均每人有二點七項慢性病,政府爲此推出在宅急症等策略,並設法解決醫護缺工問題。
洪子仁觀察到,年輕護理師爲避免與家屬溝通等繁重工作,傾向選擇只需與醫師溝通的開刀房、加護病房等任職,所以醫院管理者應設法瞭解年輕世代想法,以科技賦能,降低第一線醫護人員工作負擔。
護理出身的屏東縣政府衛生局長張秀君說,醫護短缺爲全球議題,急診等待時間讓民衆很有感。在第一線經常接到民衆請託,「我們家那位在急診待三天,還沒有病房住。」截至今年五月,領有執照護理人員共三十一萬人,實際執業者僅十九萬,有高達四成護理師不在臨牀領域。
屏東縣政府提出獎勵政策,若醫院調高本薪三千元以上,縣府另提供三千元獎勵金。張秀君指出,在縣內衛生所的公衛護理師,因待遇佳,從來不缺,目前政院已覈定十二項改善護理人力策略,盼能留住護理人才。
面對醫護人力出走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邱逸淳表示,「精實醫療」成新解方,全球頂尖醫院包括美國近七成、瑞典八成以上,都導入精實思維,透過精實管理,北市聯醫成功縮短患者等候時間、降低行政負擔並提高服務品質,例如:門診等待時間縮短四成六、檢驗報告時間減少六成,病人滿意度提升一成五。
邱逸淳指出,精實醫療須與永續發展結合,導入數位科技,包括建置遠距醫療平臺、數據驅動精準照護,以此提高整體醫療效率,並呼籲政府與各界投入資源,支持基層健康照護,以有效解決醫護缺工問題。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