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把假劣農資清出市場

來源:法治日報

□ 法治時評

□ 林楠特

3月19日,農業農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部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2025年春耕備耕農資打假工作,要求持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做到“打不完不收兵”。

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糧食的“糧食”,其質量直接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關乎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農業的穩產增產。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是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購買使用的高峰期,確保農資產品質量安全顯得尤爲重要。

近年來,我國農資質量總體有保障,但製假售假坑農害農現象依然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從線上到線下,打着“廠家直銷”“送貨下鄉”等各種幌子,憑藉誇大功效、編造案例等諸多手段,走村串戶販假售劣。從套牌侵權的假種子、“仿種子”,到成分不達標、違法添加的農藥,再到養分不足、標識不規範的肥料,這些假冒僞劣產品如同毒瘤,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對此,必須出鐵拳、亮利劍,堅決將其清出市場。

此前,有關部門已連續多年開展農資打假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效。不過,農資打假工作專業性強、覆蓋鏈條長,涉及多部門、多領域,是一項綜合性治理工作。當前,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斷翻新,隱蔽性越來越強,這就更需要持續開展緊密協作、綜合治理。此次多部門聯合部署,將進一步凝聚工作合力。相關部門不僅要加大執法辦案力度,深化“忽悠團”整治,嚴查走村串戶、流竄推銷農資以及違法銷售禁用藥物、製售非標地膜等行爲,還將加力開展農資宣傳培訓,提升農民辨別能力與維權意識,並協同推進網絡農資監管,最大限度壓縮假劣農資的生存空間。

農資打假是保障農資安全供給、維護農民權益、促進農業穩產增產的重要舉措。打掉製假售假者的“黑心”,才能樹立農民增產增收的“信心”,進而確保老百姓餐桌上的“放心”。期待此次打假工作取得預期成效,爲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也希望全社會支持和參與打假,共同維護農資市場秩序,守護農資質量安全,讓農民用上良種、良肥、良藥,安心投入農業生產,助力農業豐收與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