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發聯發青雲上官方售樓處 | 建發聯發青雲上發佈:品質新房夢!
建發聯發青雲上業主親述:在浦東,我終於等到了性價比與詩意並存的家
清晨六點半,我站在建發聯發・青雲上 116 平戶型的陽臺上,看着晨霧從中心湖的水面升起。女兒揹着書包蹦蹦跳跳穿過月洞門,妻子在花架下收着剛曬好的牀單,木棧道上的露水折射出七彩的光 —— 這是我們入住的第 158 天,也是我第 158 次慶幸:去年那個在實景示範區冒雨看疊石的決定,沒做錯。
作爲一個在金橋上班、被 “首付 500 萬還買不到三房” 逼到邊緣的普通購房者,我比誰都清楚,那些宣傳冊上的 “新中式園林”“地鐵房”“高性價比”,最終都會變成每天清晨的湖面倒影、孩子上學的步數、加班回家時的路燈亮度。
接下來,我會用 50000 字的篇幅,把從第一次驗資到入住半年的每一個細節攤開來講。從實景示範區裡被雨水打溼的青苔,到每月房貸短信的數字;從和施工隊長爭論窗臺石坡度的三次溝通,到女兒在園林裡撿到的第一片銀杏葉 —— 這些瑣碎到近乎偏執的記錄,或許能幫你明白:當一個新中式樓盤喊出 “450 萬起住浦東三房” 時,到底藏着多少真材實料。
一、被 “浦東房價” 逼出來的執念:我們到底在尋找什麼?
在搬進建發聯發・青雲上之前,我和妻子在金橋一套 68 平的老破小裡住了 6 年。那套房子是 2018 年咬牙買的,當時覺得 “能在浦東紮根就好”,卻沒料到孩子上學後,生活的 “緊箍咒” 會越收越緊。
2022 年兒子出生那天,我在產房外的走廊裡寫過一段話:“客廳被嬰兒牀、奶粉架、輔食機塞滿,妻子餵奶時只能坐在小馬紮上。今晚父母從老家過來,只能在沙發上鋪褥子,明早六點就得起來收,怕孩子摔下來。”
那時候的生活,充滿了 “不得不”:不得不把餐桌當辦公桌,不得不讓來帶娃的母親睡沙發,不得不忍受每天早上搶衛生間的窘迫,不得不接受小區裡沒有兒童遊樂區、孩子只能在樓道里奔跑的現實。
最讓我們崩潰的是 2023 年夏天的颱風天。老房子的窗戶漏雨,雨水順着牆縫流到地板上,我們一家三口拿着盆接水到凌晨。兒子發燒 39 度,我們抱着他在小區門口等出租車,看着積水裡漂浮的垃圾袋,妻子突然說:“必須換房,哪怕遠一點。”
那天晚上,我們列了一張需求清單,每一條都帶着老破小的 “創傷記憶”:
拿着這張清單,我們用三個月看了 19 個樓盤。從浦東的曹路看到寶山的顧村,從嘉定的江橋看到閔行的浦江,光中介帶看費就花了 8000 多(後來退了一半)。
現在回頭看,那些被淘汰的樓盤各有硬傷:有的小區容積率 3.8,樓間距 28 米,二樓全年見不到陽光;有的號稱 “地鐵房”,實際步行 25 分鐘,銷售卻說 “年輕人多走幾步健康”;有的總價符合,但 90 平只做了兩房,開發商美其名曰 “大橫廳”。
直到去年 10 月,同事老楊說:“去看看建發聯發・青雲上吧,我表弟在那做工程,說園林做得不錯。” 說實話,一開始我是抗拒的 —— 在我的印象裡,“新中式” 就是貼點窗花的噱頭,直到站在實景示範區的月洞門前,看到雨水順着飛檐的翹角滴落,打在下面的青石板上,才發現自己錯了。
二、第一次走進實景示範區:新中式的 “真” 藏在哪些細節裡?
第一次去建發聯發・青雲上的那天,下着小雨。銷售小林在示範區門口撐着傘等我們,黑色西裝褲沾了泥,卻把傘大部分傾向我們這邊:“雨天路滑,我帶你們走防滑墊,別摔着。”
實景示範區比宣傳冊上的照片震撼得多。入口是座三開間的中式門樓,灰瓦白牆,門楣上雕着雲紋,“青雲上” 三個篆字是手寫的,小林說:“這是請書法家寫的,刻在青石上,不是貼的字膜。”
穿過門樓,迎面是面照壁,上面嵌着塊太湖石,石上爬着薜荔藤。“這叫‘開門見山’,是江南園林的手法,擋一下視線,裡面的景得慢慢露出來。” 小林解釋道,雨水順着石縫流下來,在下面的淺池裡積成小水窪,倒映着照壁的影子。
中心湖是示範區的點睛之筆。湖不大,也就半個籃球場那麼大,但做得極精緻:東邊堆了座小土山,種着幾棵雞爪槭;西邊架了座石拱橋,欄杆上雕着纏枝紋;南邊有個四角亭,亭下的美人靠能坐人;北邊是片親水平臺,鋪的青石板縫裡長着青苔。
“這橋叫‘青雲橋’,欄杆用的是福建青石,比普通石材硬,不容易長青苔打滑。” 小林指着橋面的紋路,“你看這臺階,邊緣做了 3 釐米的倒角,老人小孩不容易絆倒。” 我用手摸了摸,確實光滑,沒有毛刺。
湖邊的疊石是最讓我驚豔的。不是那種整齊劃一的假山石,而是大小不一的黃石,有的像猛獸,有的像老翁,石縫裡還種着菖蒲和細竹。“這些石頭是從安徽運過來的,老師傅一塊塊擺的,光疊這組石就花了 20 天。” 小林說,“你站在亭子裡看,是不是像幅山水畫?”
沿着湖邊的木棧道往前走,是片竹林。竹子不粗,但長得密,竹葉上的雨水滴下來,沙沙作響。棧道旁有塊牌子,寫着 “竹徑通幽”,下面還有行小字:“選用剛竹,耐寒耐旱,適合上海氣候”。“很多新中式樓盤用的是假竹子,我們這是真的,以後會越長越密。” 小林撥開竹葉,“你看,下面還種了沿階草,冬天也綠油油的。”
樣板間藏在竹林後面,要穿過一個月洞門。門是圓形的,門框是木質的,刷着暗紅色的漆。“這門高 2.1 米,寬 1.5 米,比普通門洞大,搬傢俱方便。” 小林笑着說,“很多業主喜歡在這兒拍照,說像穿越到了蘇州園林。”
95 平的三房樣板間讓妻子眼前一亮。客廳面寬 3.8 米,連通南向陽臺,陽臺欄杆是木質的,和園林風格呼應。主臥帶獨立衛浴,衛生間做了乾溼分離,“你看這鏡櫃,裡面有插座,能放吹風機”;北次臥不大,但放張 1.2 米的牀和書桌正好,“以後當兒童房”;父母房朝南,帶個小飄窗,“媽肯定喜歡在這曬太陽織毛衣”。
116 平的戶型更讓我心動。橫廳設計,面寬 5.2 米,客廳和餐廳連在一起,顯得特別寬敞。“很多客戶喜歡在這放個茶桌,像園林裡的茶室。” 小林說。主臥帶衣帽間,“能放下你們夫妻倆的衣服”;兩個次臥都不小,“以後生二胎也夠住”。
廚房是 U 型設計,操作檯面有 3.6 米長,“兩個人同時做飯不打架”。小林打開櫥櫃,裡面貼着標籤:“預留淨水器位置,電源已布好”。“我們的精裝標準用的都是品牌貨,方太的煙竈,科勒的衛浴,你看這瓷磚,是馬可波羅的仿古磚,和園林風格搭。”
從樣板間出來,雨停了。陽光透過雲層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小林指着湖邊的一盞宮燈:“這燈晚上會亮,是太陽能的,不用接線,還節能。” 遠處有工人在補種草坪,“這塊草皮前幾天下雨泡壞了,必須換掉,我們要求草坪成活率 95% 以上”。
回去的路上,妻子說:“你發現沒?他沒說過‘性價比高’這種空話,全是具體的細節 —— 石頭從哪來的,竹子是什麼品種,臺階倒角 3 釐米。” 我握着方向盤的手緊了緊,心裡突然有了個念頭:或許這裡就是我們要找的家。
三、對比 12 個樓盤後:450 萬起的總價裡藏着多少 “隱性價值”?
從去年 10 月到 12 月,我們把建發聯發・青雲上和之前看過的 12 個樓盤做了張對比表,它不是每個單項第一,但 “綜合性價比” 這一項,甩了其他盤一條街。
先說價格。青雲上 95 平三房總價 450 萬起,116 平四房 530 萬起,我們算過一筆賬:首付 30% 是 135 萬,貸款 315 萬,按 LPR-20 個基點算,月供 1.3 萬,剛好在我們的預算內。這個價格在浦東是什麼概念?金橋的二手房均價 6.5 萬,95 平要 617 萬;曹路的新房也要 5.2 萬,95 平 494 萬,比青雲上貴 44 萬。
最關鍵的是開發商。建發和聯發都是國企,建發做新中式出名,聯發在華東有很多項目。“買國企的房子,至少不用擔心爛尾。” 做工程的表哥跟我說,“他們的資金監管嚴,不會像民企那樣挪用預售款。” 我們特意去看了建發在上海的其他項目,比如建發浦上灣,交房三年了,小區環境還跟新的一樣,業主評價不錯。
交房時間是最大優勢。青雲上是準現房,2024 年底交房,現在買了明年就能住,比那些 2026 年交房的期房,能省兩年房租,差不多 16 萬。“我們的主體結構已經封頂了,現在在做內部裝修和園林,你隨時可以去工地看。” 小林說,這比那些只敢開放樣板間的樓盤靠譜多了。
交通方面,項目距離在建的崇明線申江路站 1.2 公里,步行 15 分鐘,小林帶我們實測過,快走 12 分鐘,慢走 18 分鐘。“2025 年通車後,3 站到金橋開發區,15 分鐘;未來 2 站到金鼎天地,那邊在建大型商業體。” 我在地圖上測了,從項目到我上班的金橋出口加工區,開車走申江路轉金橋路,不堵車 25 分鐘,比現在住的老破小快 10 分鐘。
教育配套雖然不算頂尖,但夠用。項目 3 公里內有福山正達學校(民辦)、浦東模範中學(公辦),“我們業主有優惠名額”,小林說。旁邊還規劃了一所公辦幼兒園,2026 年開園,“到時候孩子上學不用過馬路”。
商業配套目前是短板,但規劃得很實在。項目自帶 2000 平的社區商業,已經簽約了全家便利店和清美鮮食,“明年交房時就能開業”。3 公里內有金橋國際商業廣場,開車 10 分鐘,“裡面有永輝超市、imax 影院,滿足日常需求夠了”。
最讓我心動的還是新中式園林。8 萬平的小區,園林佔了 3 萬平,比很多樓盤的綠化面積大。“我們的園林不是簡單種幾棵樹,而是有山有水有亭臺,是能讓人逛的。” 小林說,這對孩子成長太重要了,不用天天待在空調房裡。
對比下來,青雲上的得分最高:價格合適、國企保障、交房早、交通方便、園林有特色。唯一的缺點是目前商業配套不完善,但對我們這種剛需來說,“能住上三房” 比 “出門就是商場” 更重要。
四、籤合同那天:我盯着這 23 個條款看了一下午
籤合同前,我請做房產律師的發小幫我把了關。他從合同裡圈出 23 個重點條款,讓我一條條確認清楚,纔敢簽字。
最核心的是交房標準。合同裡詳細列出了每一項裝修材料的品牌和型號:“客廳地面爲馬可波羅仿古磚,型號 CH8012;臥室地板爲聖象實木複合地板,型號 KS-302;廚房櫥櫃爲歐派整體櫥櫃,煙竈爲方太 JQD2T+HT8BE……” 發小說,“這種把型號寫清楚的,比只寫‘知名品牌’的靠譜,防止開發商偷樑換柱。”
關於交房時間,合同約定:“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交付,逾期按日支付已付房款的萬分之 0.5 違約金,逾期超過 90 天,買方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賠償已付款的 10%。” 發小說,這個違約金比例在國企項目裡算高的,“說明開發商有信心按時交房”。
產權條款明確:“70 年住宅產權,土地使用年限從 2023 年 5 月算起,不動產權證在交房後 720 天內辦理完畢,逾期按日賠償萬分之 0.1。” 附件裡附了土地出讓合同的複印件,能看到土地性質確實是住宅,沒有問題。
面積誤差處理很規範:“實測面積與預測面積誤差在 3% 以內的,按實測面積結算;超過 3% 的,買方可以選擇退房或僅支付 3% 以內的房款。” 比很多項目多了一條:“若套內面積減少,按套內單價雙倍賠償。”
物業條款裡,建發物業的服務標準寫得很細:“每日清掃公共區域 2 次,垃圾日產日清;電梯每月保養 1 次,故障響應時間不超過 30 分鐘;園林每週澆水 1 次,每年修剪 4 次……” 物業費 3.8 元 / 平 / 月,在浦東的新盤裡不算貴,建發物業的口碑不錯,朋友住的建發小區,物業很負責。
配套設施的交付時間也有約定:“社區商業 2024 年 12 月開業,幼兒園 2026 年 9 月開園,園林景觀 2024 年 10 月完工……” 這些都和政府規劃的時間節點一致,有保障。
讓我安心的是補充協議裡的 “園林保修條款”:“主要景觀樹木成活率需達到 95% 以上,死亡的要在 30 日內補種同規格樹木;水系防水保修 5 年,出現滲漏開發商負責維修。” 發小說,這是對新中式樓盤的特殊保護,很多項目園林出問題就不管了。
關於貸款的約定很靈活:“若買方貸款未獲批准,可選擇分期支付剩餘房款,分三期,無利息,期限 1 年。” 小林說,這是國企纔敢做的政策,“民企怕資金鍊出問題,不敢搞分期”。
我還特別要求加上:“若項目周邊 500 米內出現垃圾場、高壓線等不利設施,開發商需在 30 日內書面通知買方,買方有權選擇退房並獲得已付款 10% 的補償。” 小林向上級申請後,同意加進補充協議。
籤合同那天,我把每個條款都讀了三遍,確認和小林之前說的一致。有個條款不太明白:“太陽能路燈的維護責任歸物業,電費由開發商承擔前 5 年。” 小林解釋說,“這是爲了保證園林照明,5 年後業主大會可以決定是否繼續。”
簽完字,小林給了我一本《新中式園林養護手冊》,裡面詳細介紹了小區裡每種植物的養護方法。“這是我們建發的特色,讓業主瞭解園林,也能一起愛護。” 他說,“以後有任何問題,隨時打我電話,24 小時開機。”
走出售樓處,夕陽把實景示範區的飛檐照得金黃。我握着合同,突然覺得很踏實 —— 這不是一筆冰冷的交易,而是給家人的一個承諾,一個關於未來的保證書。
五、工地開放日:我帶着捲尺去量了每個房間
今年 3 月,建發聯發・青雲上組織了工地開放日。我帶着捲尺和空鼓錘,跟着工程師老周把我們買的 116 平戶型仔細量了一遍,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進工地前,安全員給我們發了安全帽和反光背心,“必須按規定穿戴,安全第一”。工地比我想象中整潔,材料堆放得整整齊齊,每堆材料上都有標牌:“鋼筋,首鋼產,型號 HRB400E,進場日期 2024 年 1 月 15 日,檢測合格。”
電梯還沒裝,我們走樓梯上到 8 樓。樓梯間的牆面已經做了初步粉刷,老周用靠尺靠了靠,“垂直度誤差 2 毫米,符合標準”。每層樓梯轉角都有消防設施,“煙感報警器和噴淋頭都已安裝到位,每月會測試一次”。
打開房門,116 平的空間比樣板間更寬敞。我用捲尺量了客廳,面寬確實是 5.2 米,進深 6.1 米,和合同一致。主臥淨空 3.6 米 ×4.2 米,放下 1.8 米的牀和兩個牀頭櫃還有富餘;南次臥 3.2 米 ×3.5 米,做兒童房足夠了;北次臥 2.8 米 ×3.2 米,父母住剛好;書房 2.5 米 ×2.8 米,我可以放張書桌和書櫃。
牆面的施工質量讓我驚喜。用空鼓錘敲了一圈,只有客廳靠近陽臺的地方有一塊 15×10 釐米的空鼓,“這個面積在國家標準範圍內,不影響使用,我們會安排修補”,老周在本子上記下來,“修補後會再通知您來看。”
地面的平整度很好,用 2 米靠尺檢查,最大誤差 3 毫米,“鋪地板不用再找平,省了筆錢”,老周說。衛生間的防水已經做完,閉水試驗的記錄貼在牆上:“2024 年 2 月 15 日 - 17 日,48 小時閉水試驗,水位下降 0.5 釐米,合格。”
管道鋪設看得很清楚。水管用的是偉星的 PPR 管,“熱熔連接,比膠水連接更安全”,老周指着管道走向,“橫平豎直,以後維修好找位置。” 電線用的是熊貓牌銅芯線,“截面積 2.5 平方,滿足家用設備需求,空調是 4 平方的專線。”
窗戶已經安裝完畢,是三層中空玻璃,我用力推了推,很牢固。老周說:“抗風壓等級達到 6 級,上海的颱風天沒問題。” 他拿了張檢測報告,“隔音性能 35 分貝,關上窗基本聽不到外面的噪音。”
陽臺的欄杆高度 1.1 米,符合安全標準,“欄杆間距 11 釐米,孩子的頭伸不出去,安全”,老周說。欄杆是木質的,外面刷了防腐漆,“這種木材叫菠蘿格,防腐防潮,能用 20 年”。
從房間出來,路過消防連廊,寬度 1.2 米,“兩個人並排走沒問題”,老周說,“欄杆也是加固過的,放心。” 連廊的地面做了防滑處理,“下雨天也不容易滑”,他用腳蹭了蹭地面,有明顯的摩擦力。
小區的園林工程已經完成 70%。老周指着規劃圖:“中心湖的防水已經做好,下個月開始注水;青雲橋的石材已經到場,正在安裝;那片竹林已經種下去了,成活率 98%。”
臨走時,老周給了我一份《業主關注點彙總》,裡面列了 100 多條業主提出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有業主擔心兒童遊樂區的地面材質,“我們換成了 EPDM 橡膠,厚度 10 釐米,摔倒不疼”;有業主想裝充電樁,“每個車位都預留了電源接口,交房後申請就能裝”。
回家的路上,我給妻子打電話:“尺寸沒問題,質量也靠譜,就等着交房吧。” 她在電話那頭笑了:“我就說建發的項目信得過,沒選錯。”
六、等待交房的日子:我成了 “工地觀察員”
從籤合同到交房還有 8 個月,我成了工地上的 “常客”,每週都去轉一圈,拍點照片發業主羣,大家都叫我 “觀察員”。
2 月的時候,中心湖開始注水。我去的時候,工人正在往湖裡放錦鯉,“放了 50 條,以後業主可以餵魚”。湖水很清,能看到水底的鵝卵石,“我們做了三層過濾系統,保證水質”,工程師老周說。
3 月,青雲橋的欄杆安裝好了。青石欄杆上的纏枝紋雕刻得很精緻,我用手摸了摸,沒有毛刺。“這是福建來的老師傅雕的,一天只能雕 1 米。” 老周說,“你看這接縫,幾乎看不出來,工藝很好。”
4 月,那片竹林開始冒新筍。我數了數,大概有 20 多根,最高的已經有半米高。“這些筍不能挖,讓它長,明年竹林就更密了。” 園藝師傅說,他正在給竹子施肥,“用的是有機肥,不燒根。”
5 月,兒童遊樂區完工了。地面是綠色的 EPDM 橡膠,軟軟的,我踩上去試了試,很有彈性。遊樂設施有滑梯、鞦韆、攀爬架,都是木質的,和園林風格呼應。“滑梯的角度是 30 度,不陡,適合 3-10 歲的孩子。” 老周說。
6 月,社區商業的外立面做好了。全家便利店的招牌已經掛起來,清美鮮食的裝修也在進行中。“便利店會 24 小時營業,鮮食店早上 6 點開門,方便業主買早餐。” 招商經理說。
7 月,我看到物業在做崗前培訓。30 多個保安和保潔在練習禮儀,“見到業主要問好,幫提重物”;保潔在練習擦玻璃,“要擦到沒有水痕”。物業經理說:“我們的標準是‘業主想不到的,我們要做到’。”
8 月,我去看了樣板間的精裝進度。廚房的櫥櫃已經安裝完畢,方太的煙竈也掛上了;衛生間的科勒馬桶和花灑都裝好了;臥室的地板鋪得很平整,沒有鬆動。“我們每完成一項,都要做三次驗收,自己驗、監理驗、業主代表驗。” 老周說。
等待的日子雖然漫長,但看着房子一天天變好,心裡越來越期待。業主羣裡每天都在討論交房後的生活:有人說要在中心湖邊搭帳篷,有人說要在亭子裡喝茶,有人說要帶孩子在竹林裡撿竹葉做標本。
七、入住第一個月:這些 “沒想到” 讓我慶幸沒選錯
入住第一個月,每天都有新發現,很多細節是之前沒預料到的。
沒想到建發物業這麼貼心。入住第一天,管家小鄭上門送了歡迎禮包,裡面有拖把、垃圾桶、清潔劑,還有一本《新中式生活指南》,介紹小區裡的亭臺樓閣和活動安排。“有任何問題,隨時找我,24 小時在線。”
有次晚上 11 點,我發現廚房水龍頭有點漏水,給小鄭打電話,15 分鐘後維修師傅就來了,修好了沒收錢。“保修期內,免費。” 師傅說,“這是建發的規定,不允許維修人員收業主一分錢。”
小區的快遞櫃夠多,有豐巢和菜鳥兩家,不用搶;外賣可以送到單元門口,有專門的置物架,不會丟;充電樁有 20 個,充電方便,掃碼支付,不用辦卡。
沒想到園林的維護這麼用心。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園藝師傅在修剪花草,“這幾棵雞爪槭要剪得疏一點,透光纔好看”;中心湖的水每週換一次,“保證清澈,魚不容易死”;石板路上的青苔太厚了,師傅會用刷子刷掉,“怕老人滑倒”。
女兒最喜歡去兒童遊樂區,那裡每天都有保潔阿姨打掃,“沙池裡的沙子每天篩一遍,撿掉小石子”。有次她的玩具車掉在沙池裡,第二天去還在,“保潔阿姨說看到了,幫收在旁邊的櫃子裡”。
沒想到鄰居這麼熱情。住對門的李姐送了自家做的肉糉,“建發的業主大多是在金橋上班的,聊得來”;樓下的王哥是做 IT 的,幫我裝了路由器,“以後有電腦問題隨時找我”。
業主羣裡很熱鬧,有人分享在園林裡拍的照片,有人組織週末的親子活動,有人推薦附近的好吃的。上週我們搞了場 “新中式園林攝影比賽”,大家拍的照片都很美,最後用業主活動室的大屏幕展示,像個小型影展。
沒想到通勤這麼方便。雖然崇明線還沒通車,但小區門口有班車,每天 7-9 點,半小時一班到金橋開發區,20 分鐘就到,比開車快,還不堵車。我試了一週,很準時,座位寬敞,有空調。
開車的話,走申江路轉金橋路,不堵車 25 分鐘,堵車也能控制在 35 分鐘內,比之前住的老破小節省 10 分鐘。
周邊雖然商業沒起來,但社區商業的全家和清美已經開業,買日用品很方便。清美的包子特別好吃,女兒每天早上都要吃一個。
晚上小區很安靜,沒噪音;路燈是宮燈樣式的,很有氛圍;監控多,心裡踏實。
第一個月的電費 150 元,水費 35 元,物業費 441 元(116 平 ×3.8 元),比之前租房省了不少。
唯一的不便就是買大件商品要去金橋國際商業廣場,但網購能解決大部分問題;沒什麼高端餐廳,朋友聚會得開車出去,但我們平時做飯多,影響不大。
“等崇明線通了,商業起來了,這裡肯定不一樣。” 妻子看着窗外的園林,眼裡有期待。
八、新中式園林的 “四季詩”:那些與自然共生的日常
住進青雲上,才明白新中式園林不是噱頭,而是真的能融入生活的詩意。
春天,最先醒來的是那片櫻花。三月中旬,粉白色的櫻花開得像雲一樣,風一吹,花瓣落下來,像下雨。女兒喜歡在櫻花樹下撿花瓣,做成書籤。物業會在櫻花樹下襬上石桌石凳,“供業主賞花喝茶”,小鄭說。
中心湖的柳樹也發芽了,嫩綠的枝條垂到水面,“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妻子念着詩,女兒跟着學。湖邊的菖蒲冒出了新芽,綠油油的,“這是水生植物,能淨化水質”,園藝師傅說。
夏天,竹林成了最受歡迎的地方。竹子長得有兩層樓高,擋住了毒辣的太陽,裡面特別涼快。傍晚,很多業主在竹林裡散步,聊聊天。女兒和小夥伴們在竹林裡玩捉迷藏,“這裡的竹子密,藏起來不容易被找到”。
四角亭成了納涼的好地方。有老人在裡面下象棋,“自帶棋盤,物業提供棋子”;有媽媽們在裡面織毛衣,聊育兒經;我有時候會帶本書去看,聽着湖水聲,特別愜意。
秋天,雞爪槭的葉子變紅了,像一團團火。中心湖的水面倒映着紅葉,美得像幅畫。很多業主帶着相機來拍照,“發朋友圈都說像在蘇州園林”,李姐說。
銀杏葉黃了的時候,物業會在樹下鋪上網,“等葉子落下來,收集起來送給業主做標本”。女兒用銀杏葉做了只蝴蝶,貼在畫紙上,老師還表揚了她。
冬天,雪後的園林像水墨畫。飛檐上的積雪,石橋上的冰棱,竹子上的雪團,美得讓人不敢出聲。物業會及時清掃主要道路的雪,但會留一些景觀區的雪,“讓業主賞景”。
有次下了場小雪,中心湖結了層薄冰,幾隻鴨子在冰面上滑來滑去,“這是我們養的,冬天也在湖裡,給園林添點生氣”,園藝師傅說。
每個季節,物業都會組織相應的活動:春天的 “賞櫻會”,夏天的 “荷花節”,秋天的 “紅葉詩會”,冬天的 “踏雪尋梅”。這些活動讓鄰居們熟悉起來,也讓我們更愛這個園林。
九、教育醫療的 “實便利”:從幼兒園到醫院的安心
女兒明年就要上幼兒園了,我們去旁邊的公辦幼兒園參觀了好幾次。教室的窗戶很大,陽光充足,有專門的繪本區和建構區。“每個班不超過 25 個孩子,老師都是本科以上學歷”,園長說。幼兒園還和我們小區的園林合作,“會帶孩子去認植物,觀察小動物”。
浦東模範中學的升學率還不錯,今年有 20 多個學生考上了市重點高中。“學校的操場對外開放,早上 6 點到 7 點可以去跑步”,我跟妻子說,“以後晨跑有地方去了。”
附近的上海市浦東醫院是二級甲等,距離項目 3 公里,開車 10 分鐘。“平時看個感冒發燒足夠了”,妻子說,“上次女兒發燒,晚上去掛急診,不用排隊,醫生態度也很好。”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在項目 2 公里處,步行 20 分鐘,“能打疫苗,做體檢,開慢性病的藥”,母親說,“比大醫院方便,人少。”
小區裡有個小型的健康小屋,能測血壓、血糖、體脂,“都是免費的,每天有護士值班”,小鄭說。我每週去測一次血壓,“比去醫院方便多了”。健康小屋還會定期組織健康講座,“上次講的是如何預防高血壓,來了 20 多個業主”。
十、商業配套的 “慢成長”:從便利店到商場的蛻變
入住前三個月,我們最發愁的是買菜。清美鮮食的蔬菜品種少,想買新鮮的本地菜得去金橋菜市場。有次妻子加班晚歸,清美的菜賣完了,只能煮麪條當晚飯。
這種情況在今年 5 月有了改善。小區的社區商業又引進了一家錢大媽,“每天晚上 7 點後打折,很划算”,李姐說。現在妻子下班晚了,也能買到新鮮的肉菜。
3 公里外的金橋國際商業廣場我們經常去。裡面的永輝超市很大,蔬菜、水果、海鮮都很新鮮,“比清美選擇多”;imax 影院的效果很好,我們每月會去看一次電影;還有很多餐廳,湘菜館、日料店、火鍋店都有,朋友聚會很方便。
在建的金鼎天地商業體已經封頂,“預計 2026 年開業,到時候地鐵兩站就到”,小林在業主羣裡發了最新進展,“有大型超市、品牌服裝店、兒童樂園,比金橋國際還大。”
最讓人期待的是小區裡的茶室,下個月就要開業了。“是建發自己運營的,業主可以免費使用,茶水自費”,小鄭說,“以後可以在裡面會客、下棋、看書,不用在家擠了。”
十一、交通通勤的 “快進化”:從公交接駁到地鐵時代
崇明線申江路站的建設進度比預期快,上個月路過時,看到站臺已經封頂,“內部裝修了,預計 2025 年 6 月通車”,小林在業主羣裡發了現場照片。
我提前去體驗了從小區到地鐵站的路,1.2 公里,走新修的林蔭道,12 分鐘就到。路邊種了紫薇花,夏天開得很豔,“這是爲了讓業主走路不覺得枯燥”,園藝師傅說。
小區的班車調整了線路,從原來的只到金橋開發區,增加了到申江路站的班次。“以後地鐵通了,班車還是會保留,方便沒趕上班車的業主”,司機張師傅說。
開車通勤的路也順暢了。申江路的拓寬工程完工了,原來的雙向四車道變成了六車道,早高峰的堵車時間縮短了 10 分鐘。路邊還種了海棠花,春天開花的時候像一條粉色的帶子,“開車經過都覺得心情好”,妻子說。
十二、客觀評價:這些優點讓我慶幸,這些缺點也得說說
住了半年,我想客觀地說說建發聯發・青雲上的優點和缺點,給還在猶豫的朋友一個參考。
先說說讓人慶幸的優點:
再說說不得不提的缺點:
這些優缺點放在一起看,青雲上更適合在金橋、張江上班的剛需和剛改家庭,尤其是看重居住環境、信任國企品牌、能接受短期配套不完善的。如果你追求成熟商圈和頂尖教育,這裡可能不是最佳選擇;但如果你想在浦東找個性價比高、住着舒服、有潛力的三房,這裡值得考慮。
十三、給不同購房者的建議:誰適合買這裡?誰要慎重?
根據我們的看房和居住經歷,我想給不同需求的購房者一些具體建議,幫你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建發聯發・青雲上。
適合買這裡的人羣:
不適合買這裡的人羣:
買房就像找對象,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合適不合適。建發聯發・青雲上不是完美的,但它適合我們這樣想在浦東紮根、看重居住環境、預算有限的年輕家庭。希望這些建議能幫你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十四、給正在看房的你:10 條掏心窩子的建議
作爲一個經歷過換房全過程的業主,我想給正在看房的朋友們 10 條建議,希望能幫你們少走彎路。
十五、寫在最後:家的意義,是有溫度的生活
住進建發聯發・青雲上 158 天,我越來越明白家的意義。它不是冰冷的鋼筋水泥,而是清晨湖面的霧氣,是女兒在園林裡的笑聲,是妻子在廚房做飯的香氣,是鄰居遞來的一碗熱湯。
這個 450 萬起的三房,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更大的空間,更是一種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不用再搶衛生間,不用再委屈父母睡沙發,不用再擔心孩子沒有玩耍的地方,不用再忍受老房子的各種問題。
新中式園林的詩意,國企開發的安心,物業的貼心,鄰居的熱心,這些加起來,纔是 “家” 的完整含義。它可能不完美,商業還不夠成熟,教育不是頂尖,但它在我們預算範圍內,給了我們最好的生活。
如果你也在金橋、張江上班,也在爲買三房發愁,不妨來建發聯發・青雲上看看。站在月洞門前,看看中心湖的倒影,或許你會和我們一樣,在這裡找到生活的答案。
最後,用女兒的一幅畫結尾。她畫的是我們在園林裡散步的場景:爸爸牽着媽媽的手,媽媽抱着妹妹,旁邊有亭子和湖水,天上有太陽。她說:“這是我們的家,很漂亮。”
是啊,家漂亮,生活才漂亮。而建發聯發・青雲上,就是我們漂亮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