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案施工挖倒7透天 住戶痛批:建商兩手一攤喊「沒錢」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我已經80歲了,很怕到死都回不了家。」2022年高雄有處建案,因爲地下工程疏失,導致旁邊的7戶透天傾斜需要拆除重建,沒想到過了3年,透天舊址雖已圍起圍籬申請建照,看似即將開始動工,住戶卻淚訴建商根本假和解零進度。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4/北市新案6字頭、基隆已比淡水貴 解密最便宜新案「葫蘆裡賣甚麼藥」

▲2022年高雄有處建案,因爲地下工程疏失,導致旁邊的7戶透天傾斜需要拆除重建。(圖/記者張雅雲攝)

高雄自強一路83巷釀災工地,2022年因鋼板樁擋土壁密合度不足,造成滲水滲砂路面塌陷,導致旁邊7棟透天厝傾斜被判定爲危樓,在取得災損戶同意後,已全數拆完,負責的建商育瑪建設已將基地脫手,目前該案持續興建中。

▲目前拆除透天舊址已圍起圍籬,掛出建照,看似即將動工,卻遲遲毫無動靜。(圖/記者張雅雲攝)

根據謄本顯示,基地已在2023年6月轉賣給立有建築開發,不過實價登錄查無該筆資料,高雄市地政局表示,該筆交易屬內政部實價登錄作業手冊規定應不予揭露的特殊交易情況案件,因此成交金額不予揭露。

據瞭解,7戶災損戶中,有6戶以原地重建方式同意和解,約定2025年完工,並由建商負擔這段重建期間在外租屋的租金,另1戶採提存方式原地重建。而育瑪建設在事發後承諾願意提存5000萬元成立專戶,作爲賠償受災戶、原地重建等費用,記者詢問高雄市工務局該筆款項流向,高雄市工務局表示,育瑪建設從未提存現金作擔保等事宜。

高雄市工務局表示,之前部分住戶已與建商和解,目前雙方針對合約履行內容有不同看法,已進入司法訴訟,後續兩方的糾紛,屬於私權爭議,公部門不予介入。

▲基地已在2023年6月轉賣給立有建築開發,持續興建中。(圖/記者張雅雲攝)

目前透天舊址已圍起圍籬,掛出建照,看似即將動工,卻遲遲毫無動靜。和解戶痛批,育瑪建設董事長郭炳峰承諾支付的租金補償,6個月後就跳票。

而和解書約定的房損賠償金只付了3期,正好躲過詐欺取財罪的構成要件,然後就不付,目前租金補償已經2年未支付,向郭炳峰詢問重建進度,也只是兩手一攤說「沒錢。」

該建商在和解協議中承諾無條件完成重建,如今卻因財務問題推諉責任,此舉違反誠信原則,和解戶與建商已進入訴訟階段。住戶質疑,育瑪已把基地售出,透天舊址又遲遲不重建,分明是想趁機脫產。有住戶就淚訴,她已經80歲了,現在還要自行租屋在外居住,每個月都在燒錢,「很怕到死都回不了家,我已經快要發瘋了。」

▲災損案進度表。(ETtoday製表)

另一位住戶則透露,當初危樓報告只有68號,他家透天因爲連棟的關係,被拆掉後牆面、連通走道與樓梯、化糞池被堵,到現在都無法使用,現在告上法院後,法院竟要他舉證「房損是育瑪造成」?記者致電郭炳峰,他則婉拒受訪。

高雄市市議員湯詠瑜表示,若鄰損爭議未解決,相關建築即使完工,也不應核發該建築的使用執照。因此,即使目前施工中的建築物完工,若居民的賠償與權益未獲保障,該建築仍無法合法使用。湯詠瑜說:「若鄰損制度形同虛設,建商可隨意轉賣基地,無辜受災戶卻只能自行承擔租金、搬遷與精神損失,這不公平也不合法。」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54/北市新案6字頭、基隆已比淡水貴 解密最便宜新案「葫蘆裡賣甚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