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接班常面臨三大危機 資誠給出關鍵建議
面對接班難與轉型壓力,族企業應提早佈局、主動求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近日舉辦「家族企業傳承與創新」論壇,與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王韻輝、資誠家族辦公室主持會計師洪連盛及閎鼎資本董事長鄭敦謙共同指出,設立家族辦公室、引進私募股權基金(PE)或推動管理層收購(MBO),都是家族企業突破瓶頸、實現永續發展的關鍵策略。
當投資人上門、希望入股家族企業並邀請共創未來時,企業該如何抉擇?洪連盛指出,許多臺灣家族企業正面臨「傳不下去、轉不過去」的困境。
洪連盛分析,傳承卡關的三大難題包括,第一,家族股東過多、情感牽絆導致決策混亂;第二,接班人才斷層,二代不願或不被信任接班;第三,以及傳統產業利潤微薄,想轉型品牌化卻缺資金與方法。
洪連盛強調,家族辦公室是連結家族治理與企業長期策略的核心平臺,若尚未設立實體家辦,也能委託專業機構擔任虛擬家辦,逐步建構傳承藍圖。
洪連盛建議,當家族企業希望跨足新領域、尋求成長動能時,引進私募股權基金可成爲重要的合作伙伴;若家族後代無意願接班,讓經營團隊進行管理層收購(MBO)也是可行的傳承方式,關鍵在於企業要願意開放思維,讓外部專業進來協助治理與轉型。
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執行董事王韻輝補充,根據《PwC 2025臺灣併購白皮書》,2024年全球與臺灣的併購金額均較前一年增加。AI供應鏈與金融整並浪潮帶動市場熱度,也凸顯臺灣企業逐漸體認「單打獨鬥」已難維持競爭力。
王韻輝建議,若家族企業希望穩健退出或引入策略投資人,應選擇具產業經驗、文化契合的PE團隊,藉其管理與國際網絡強化企業治理,逐步實現轉型。
閎鼎資本董事長鄭敦謙則形容,私募股權基金「不是投錢的夥伴,而是共同打仗的戰友」,PE投資的最大價值在於「投資後的價值創造」,會導入數據化經營、制度化管理,讓企業擺脫人治文化。
鄭敦謙強調,對想突破天花板的家族企業來說,PE是一個讓企業重生的重要契機,「與其被動等危機,不如主動迎接轉型。」
資誠表示,臺灣家族企業在思考傳承時,應整合法律、財稅與資本市場專業,提早建立可延續的治理架構,資誠提供家族企業在變革與傳統間的策略建議,協助企業邁向永續新階段。
資誠家族辦公室論壇合照。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