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總:語言、收費 多元陪伴難題

勞動部日前推出「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劃」,民衆若有臨時、短期、緊急照顧等需求,可尋求支援。家庭照顧者總會分析,這項方案鐘點費用略低於自費市場,但服務員幾乎都是外籍,恐會出現語言與溝通上的障礙。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我國平均家戶人口數只剩二點四八人,已進入「零家庭照顧者時代」與「大缺工時代」,臨時性、短期性、急迫性等長照需求確實存在。例如,不少骨折、手術後復原等不符合長照申請資格的患者,就必須透過人力仲介業或線上媒合平臺,自費聘請看護。

勞動部「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劃」申請條件爲符合有身心障礙證明、健保重大傷病資格、三個月內就醫或手術紀錄、聘僱外籍看護資格,或長照評估第二級至第八級失能等級,民衆可在官網預約,或撥打一九五五免費諮詢。

陳景寧指「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劃」面臨兩大問題,首先,自費看護都是本國籍,而多元陪伴計劃則以外籍服務員爲主,語言與溝通將是一大挑戰。其次,多元計劃收費僅略低於本國籍自費看護,吸引力不足。

依規定,多元陪伴計劃至少需使用四小時,因應不同地區物價水準,六家試辦單位每小時收費在二五○至三一二元間,而本國自費看護每小時收費約在二八○至五百元間,視個案照顧困難度與風險而有不同。

由於多元陪伴計劃具有督導機制、客服專線,且服務員需接受培訓課程,相對較有保障,陳景寧建議,有需要的民衆可優先申請長照服務,以及在評估後參加這項陪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