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章假證類犯罪產業化,西城法院加大對犯罪全鏈條打擊力度
2024年12月31日,北京西城法院在“涉假章假證類犯罪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上介紹,該院5年來共審理涉假章假證類犯罪案件146件,對206名被告人判處刑罰。在對近幾年的案件進行系統梳理、深入分析後發現,該類犯罪已經呈現出團伙分工專業化、製假種類多樣化、衍生犯罪頻發化的特點。
打印店成“製假作坊”,男子賣假證假章獲刑
姜某帥是一家打印店的老闆,除了經營正常的打印、複印業務外,他偶爾也會爲有着特殊需求的“客戶”製作假房產證、假戶口簿。因爲姜某帥打印店出品的“證件”質量好,他在圈子裡的名氣越來越大,業務範圍越來越廣,造假的種類也越來越多。
姜某帥不再滿足於“熟客”介紹,而是通過社交媒體發佈廣告做起了線上“生意”。除了常見的房產證、戶口簿、身份證等國家機關證件,還有各式公司、企事業單位印章,甚至還有武裝部隊印章,姜某帥來者不拒,“客戶”需要什麼他就僞造什麼,正規打印店也逐漸淪爲“製假作坊”。
2023年3月,姜某帥被公安機關抓獲,在其暫住地起獲大量僞造的房產證以及國家機關、公司、企事業單位等印章。經查,2019年至2023年3月間,姜某帥根據他人提供的信息,採用自行製作的方式,共計僞造國家機關證件80個、國家機關公文2件、國家機關印章48枚、公司印章399枚、事業單位印章4枚、居民身份證25個、武裝部隊印章2枚,非法獲利人民幣9.2萬餘元。
隨後,西城法院以僞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僞造公司、事業單位印章罪,僞造身份證件罪及僞造武裝部隊印章罪對姜某帥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九萬元;對其違法所得予以追繳,追繳後予以沒收;對在案扣押大量製假設備及僞造的公文、證件、印章等予以沒收。
用假證明辦理貸款,男子被判拘役五個月
付某民在一家客運公司工作,因爲日常開支入不敷出,於是,他想通過辦理個人信用貸款的方式緩解一下生活壓力。但銀行提出的貸款條件包括提供借款人穩定收入來源證明及夫妻雙方身份證件等。因擔心妻子不支持他貸款,加上自己收入不高、貸款受限,他便動起了歪腦筋,想通過做假證先把貸款辦下來,並且認爲後續只要按時還本付息,問題應該不大。
之後,他通過網絡搜索聯繫到辦假證的姜某帥,並通過社交媒體向姜某帥提供了相應的個人信息。後來,付某民通過對方僞造的戶口簿、身份證及加蓋了其所在客運公司公章的工資證明成功辦理銀行個人信用貸款30萬元。五個月後,隨着姜某帥造假窩點被警方查獲,付某民僞造證件、印章的行爲也被發現。
西城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張巖告訴記者,本案系姜某帥僞造公文、證件、印章案的關聯犯罪案件。法庭經審理認爲,付某民夥同他人僞造戶口簿一本、公司印章一枚及身份證兩張的行爲,已分別構成僞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僞造公司印章罪和僞造身份證件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鑑於付某民到案後能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自願認罪認罰,法庭對其從寬處理,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定製假證打造“資本雄厚”人設,反斷送個人前途
王某華是一名民營企業家,年紀輕輕便在生意場上如魚得水,成爲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爲簽下更多業務大單、進一步擴大生意版圖,王某華想要打造一個資本雄厚的人設。
於是,王某華通過社交媒體聯繫到製作假章假證的姜某帥,王某華向姜某帥提供了多處房產信息,其中包括他租用的辦公場地,共僞造了24本房產證和2枚公司印章,編造其公司名下有多處房產的事實。
每次帶生意夥伴參觀辦公場地,王某華都將上述證件擺放在顯眼位置,向生意夥伴彰顯他的資本“實力”,藉此獲得商業夥伴與之合作的機會。後來,公安機關搗毀姜某帥等人制假售假犯罪團伙,王某華也被公安機關查獲歸案,上述僞造的房產證和印章也被起獲。
“辦假證、刻假章等弄虛作假的行爲是典型的違法犯罪,企圖通過虛構的事實獲得商業機會和鉅額投資還有可能構成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等,商業主體應當引以爲戒,避免誤入歧途。”西城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張巖表示,王某華的行爲已經構成僞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僞造公司印章罪,法院依法對王某華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五千元。
假章假證類犯罪呈現團伙化、規模化
西城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元田介紹,2020年至2024年,西城法院審理涉假章假證類犯罪案件共計146件,對206名被告人判處刑罰。“假章假證假公文種類廣泛,涵蓋身份證件、學歷證書、公司公章、資格許可等諸多與社會公共事務、公民基本權益息息相關的領域,不僅嚴重侵犯社會公平正義和管理秩序,還會衍生關聯犯罪。”
西城法院在對近幾年的案件進行系統梳理、深入分析後發現,該類犯罪已經呈現出團伙分工專業化、製假種類多樣化、衍生犯罪頻發化的特點。不法分子在原材料成本低廉、印刷技術成熟的地區尋找“印刷作坊”進行合作,形成規模化製假窩點,再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渠道進行廣告宣傳和代理分銷,形成跨地域售假網絡。更有甚者還會假冒國家機關網站設置假證“驗真”功能。在西城法院近五年審理的涉假章假證類案件中,超過70%存在跨地域犯罪團伙作案的情形。
這種產業化、專業化的運作模式使得違法犯罪活動更加隱蔽和複雜,並形成一條內容完備、功能齊全的黑灰產業鏈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查處難度、擴大了影響面和危害性。
對此,西城法院在打擊涉假章假證類犯罪方面,堅持依法從嚴懲處,組建了專業化審判團隊,針對審理過程中發現的上下游犯罪線索深挖徹查,力爭做到犯罪事實和犯罪主體不遺漏、不輕縱,實現對涉假章假證類犯罪的全鏈條、各環節精準打擊。對於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行業監管漏洞,及時向相關單位發送司法建議,內容涵蓋完善內部管理和審覈制度、加強對公章和空白證件公文的安全管控、落實實質審覈的責任要求、引入可全程監控和追溯的電子印章系統等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加強監督管理、完善制度設計、更新技術手段等多種方式共同推動源頭防控,有效遏制涉假章假證類犯罪的發展蔓延。同時,通過創新宣傳方式,引導人民羣衆自覺抵制假章假證假公文,形成和諧有序文明規範的社會風尚。
西城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新聞發言人趙瑩表示,西城法院將繼續發揮刑事審判職能,加大對假章假證假公文“產供銷”全鏈條犯罪的打擊力度,以司法之力護民生、保穩定、促發展,讓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新京報記者 吳夢真
編輯 甘浩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