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盛大開幕 聚焦「誰比誰寂寞?」
2025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於3月15日盛大開幕,開幕典禮在嘉義市立博物館放映室舉行,並由市長黃敏惠(前排白衣者)親自揭開序幕,他並教導嘉賓比出「嘉義」的手勢。(鄧博仁攝)
2025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於3月15日盛大開幕,開幕典禮在嘉義市立博物館放映室舉行,並由市長黃敏惠(左)與文化局長謝育哲(右)頒獎給影展藝術總監黃明川(中)。(鄧博仁攝)
2025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於3月15日盛大開幕,影展藝術總監黃明川(見圖)在開幕式中提到,本屆影展不僅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紀錄片,還深入探討了戰爭、科技、個人與羣體掙扎等議題。(鄧博仁攝)
2025年嘉義市國際紀錄片大賽由臺灣的王示衡作品《入壁神君》獲得銅獎,市長黃敏惠(左)頒獎前與獲獎者王士衡(右)擁抱恭賀致意。(鄧博仁攝)
2025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於3月15日盛大開幕,市長黃敏慧(中)頒贈感謝獎座給導演黃明川以及六位代表與嘉賓。(鄧博仁攝)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3月15日開展。圖爲影展開幕片《我們野蠻人》劇照。(主辦單位提供)
《狂野基因:科恩•範梅赫倫的藝術》則呈現了藝術家科恩•範梅赫倫如何堅持非市場化創作的心路歷程,並強調創作對人類的深遠意義。(鄧博仁攝)
《狂野基因:科恩•範梅赫倫的藝術》則呈現了藝術家科恩•範梅赫倫如何堅持非市場化創作的心路歷程,並強調創作對人類的深遠意義。(主辦單位提供)
《狂野基因:科恩•範梅赫倫的藝術》則呈現了藝術家科恩•範梅赫倫如何堅持非市場化創作的心路歷程,並強調創作對人類的深遠意義。(主辦單位提供)
《最後的高更》則以紀錄片的形式,深入探討法國畫家高更的孤獨生活,並反映出他在追求藝術自由過程中的內心掙扎。(鄧博仁攝)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3月15日開展。圖爲《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的故事》劇照。(主辦單位提供)
2025年嘉義市國際紀錄片大賽由臺灣的王示衡作品《入壁神君》獲得銅獎。《入壁神君》則講述了一位父親與兒子之間的故事,揭示了家庭與文化中的深層隔閡與隱秘。(鄧博仁攝)
2025年嘉義市國際紀錄片大賽由臺灣的王示衡(見圖)作品《入壁神君》獲得銅獎。《入壁神君》則講述了一位父親與兒子之間的故事,揭示了家庭與文化中的深層隔閡與隱秘。(鄧博仁攝)
2025年嘉義市國際紀錄片大賽由臺灣的王示衡作品《入壁神君》獲得銅獎。《入壁神君》則講述了一位父親與兒子之間的故事,揭示了家庭與文化中的深層隔閡與隱秘。(主辦單位提供)
2025年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於3月15日盛大開幕,開幕典禮在嘉義市立博物館放映室舉行,由黃敏惠市長親自揭開序幕。此次影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代表及專業人士參與。開幕式上,墨西哥商務簽證文件暨文化辦事處處長Martin Torres、法國在臺協會主任Franck Paris、盧森堡臺北辦事處處長Lex Kaufhold、波蘭臺北辦事處處長Cyryl Kozaczewski、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片山和之、比利時臺北辦事處副處長Cédric Schampers、日本獨立影展PIA總監Keiko Araki,以及影展藝術總監黃明川等人共同參與。隨後,市長黃敏惠與貴賓們一同欣賞由導演Bertrand Mandica執導、盧森堡、法國與比利時聯合制作的開幕片《我們野蠻人》,爲此次影展揭開序幕。
市長黃敏慧在致辭中回顧了嘉義市從影展初期的質疑聲音,到如今贏得國內外認可的歷程,並強調這段過程中所面臨的無數挑戰,嘉義人始終不屈不撓、勇於迎接挑戰。她引用影展藝術總監黃明川的話,強調「不畏挑戰是我們嘉義人的核心價值」,並感謝所有參展者與獲獎者的貢獻。黃敏惠用臺語說道:「有錢有義,借錢無需要寫字」,這句話不僅彰顯了嘉義人誠信與魄力,也表達了她對所有參與者的深深敬意。她進一步指出:「這個城市因爲各位變得更不一樣」,並強調「臺灣的紀錄片因爲我們(指嘉義)而不一樣」,反映出嘉義市在文化發展上的堅持與獨特貢獻。
本屆影展的主題「誰比誰寂寞」深入探討了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卻帶來日益嚴重的孤獨感。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儘管我們與外界的聯繫更爲緊密,內心的孤獨感卻似乎愈發明顯。影展所展出的作品深刻地描繪了個人與羣體在變遷過程中的掙扎與堅韌,並向觀衆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裡,究竟是誰最爲孤獨?
開幕片《我們野蠻人》以人物自我對話的形式表現了對未來的焦慮與不安,映射出當代藝術家在追求創作自由的同時,所面對的孤獨感。片中有一句臺詞「我要繼續往前走」,這不僅是劇中角色的心聲,更是無數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真實寫照。另一部影片《狂野基因:科恩•範梅赫倫的藝術》則呈現了藝術家科恩•範梅赫倫如何堅持非市場化創作的心路歷程,並強調創作對人類的深遠意義。這種對藝術的堅守與對孤獨的挑戰,正是許多藝術家在面對外界壓力時的共同掙扎。《最後的高更》則以紀錄片的形式,深入探討法國畫家高更的孤獨生活,並反映出他在追求藝術自由過程中的內心掙扎。高更一生孤獨,享年54歲,他留下了「美是永恆的」的名言,成爲後世的經典。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的故事》是關於兩位行爲藝術的傳奇人物,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與烏雷(Ulay)之間的合作與愛情故事。這部紀錄片回顧了他們長達12年的合作關係,不僅在藝術上共同創作,也在私生活中深深相愛。影片中,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分享了他們如何通過行爲藝術挑戰身體的極限,並將這些極限轉化爲突破藝術與生命邊界的經典作品。兩人的作品總是圍繞在身體、情感和精神層面的挑戰,並探索人類存在的深層問題。紀錄片呈現了他們如何用藝術來表達愛情、分離、創傷及自我超越,並深入探討他們的合作對兩人創作與生命的深遠影響。
此外,2025年嘉義市國際三分鐘影片大賽中的獲獎短片《入壁神君》則講述了一位父親與兒子之間的故事,揭示了家庭與文化中的深層隔閡與隱秘。該片榮獲三分鐘短片銅獎,併成爲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開幕前的亮點短片。《入壁神君》探討父子關係、家庭秘密與文化信仰。影片圍繞父親與兒子之間的隔閡,並引入一幅封印已久的仕女圖,畫中的女鬼象徵着家族的詛咒。故事中,父親解開畫的封印後,女鬼附身於家族成員,激起情感的衝突與謎團。影片運用了臺灣傳統音樂,增強神秘氛圍,並深刻表達孤獨與情感疏離的主題。影片中的音樂選用了具有臺灣文化特色的元素,由演慶生命禮儀公司蕭清達道長所唱頌的聲音,讓在場的外國來賓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共鳴,進一步強化了影展對孤獨情感的深刻探討。
黃明川導演在開幕式中提到,本屆影展不僅展示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紀錄片,還深入探討了戰爭、科技、個人與羣體掙扎等議題。他強調,這些影像作品不僅是藝術創作的結晶,更是人類情感與精神的真實寫照。孤獨的探討成爲整個影展的核心,嘉義市作爲主辦城市,成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藝術家與影視專業人士,並讓這座城市在文化交流與創新的道路上邁出了更堅實的步伐。透過這場影展,嘉義不僅成爲了文化交流的橋樑,也展示了臺灣在藝術創作中的獨特價值。
本屆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將持續至3月的最後一週,期間將舉行多場專題演講、論壇及映後座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及藝術愛好者共同交流,深入探討藝術創作背後的孤獨與心靈掙扎。在這場影像與藝術的盛會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全球藝術家如何面對孤獨的挑戰,更見證了他們如何在創作中尋找自我與共鳴。
在這場探索孤獨的影像盛會中,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不僅呈現了藝術家面對孤獨與內心掙扎的真實寫照,也提醒我們,在這個數位連接的時代,孤獨感卻愈加深刻。從每一部紀錄片中,我們看見的是藝術家如何在挑戰中尋找自我、突破極限,並在孤獨的深處找尋到心靈的共鳴與創作的力量。這些作品不僅讓觀衆感受到孤獨的呼喚,更讓我們反思,在這個變遷迅速的世界中,孤獨與聯繫之間的微妙平衡,或許正是當代藝術最強烈的語言與力量。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
FB 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iadff/
官網 https://ciadff.chiayi.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