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探索孤寂與科技的交織

黃明川導演指出,隨着科技迅速發展,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逐漸疏離。即使身處繁華都市,許多人依然感到孤單。(鄧博仁攝)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3月15日開展。圖爲《鴨子》劇照。(主辦單位提供)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已邁入第12屆,每年都以創新概念帶來深刻的藝術探索。今年,影展選擇了「誰比誰寂寞」作爲主題,邀請觀衆進入一場關於現代人內心孤寂感的深刻對話。影展藝術總監與導演黃明川在接受專訪時,從多個視角深入分析了現代社會情感變遷及科技對人類情感的影響,並探討了紀錄片和藝術影像在這些議題中的獨特價值。

黃明川表示,第12屆的影展對我們來說具有特別意義,因爲12年在傳統文化中象徵着生肖的輪轉與輪迴。回顧這12年,雖然影展已不再是當初的模樣,但這段歷程充滿了成長與蛻變。當初籌備影展時,預算有限,內容未完全成熟,對未來充滿挑戰。然而,今天的影展不再侷限於當初的膽怯與小心翼翼,現在我們勇敢地融合紀錄片、AI影像、實驗影片等多元元素。

「每年我們都堅持抓住當年的議題」,黃明川表示,今年的主題更具突破性,特別設有行爲藝術專題,並呈現了Marina Abramovic等知名藝術家的作品,與威尼斯雙年展的最佳藝術家Galindo的作品一起,展現了更豐富的層次與視野。

孤獨不僅是指個人孤寂,更是一種全球性現象-集體的孤單、失落與疏離。隨着科技的發展,特別是AI和自動化的普及,許多人因失業和社會結構變動而感到孤立,這提醒我們如何適應這個變遷中的世界。孤獨,作爲文學長久以來關注的議題,這次已不再是個人層面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大轉折。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3月15日開展。圖爲《寧好!快問快答》劇照。(主辦單位提供)

黃明川導演指出,隨着科技迅速發展,社會結構和人際關係逐漸疏離。即使身處繁華都市,許多人依然感到孤單。尤其在自動化、機器人取代人類的身體、AI逐步取代人類思考的時代,人的存在似乎逐漸失去意義。這種情感上的空虛,不僅表現爲個體間的距離,也延伸至人們對自身存在價值的質疑。

然而,黃明川強調,影展並非單純地以「誰比誰更寂寞」爲題討論孤獨,而是通過多元影片單元、論壇與演講的形式,開放性地構建一個反思孤獨的場域。這些影片不僅表現孤獨,更讓觀衆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係。影展以包容性和深度的方式,讓觀衆從多重視角思考孤寂的本質,從而喚醒情感的覺察。

黃明川提到,影展中的「行爲藝術」單元呈現了孤獨的多重面貌,其中一部作品以肢體語言表現現代人在當代社會中,如何感到無力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繫。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3月15日開展。圖爲《不好意思......請問這怎麼打開》劇照。(主辦單位提供)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3月15日開展。圖爲《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的故事》劇照。(主辦單位提供)

此外,黃明川也被幾部關於「科技藝術」的作品深深吸引。這些作品以無人狀態和數位虛幻的方式,展示了在高度數位化與科技化的社會中,情感漸行漸遠,甚至人類對自我情感的認同也在迷失。這些影片不僅描繪了孤獨,也深刻揭示了科技如何模糊人類情感的界限。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3月15日開展。圖爲影展開幕片《我們野蠻人》劇照。(主辦單位提供)

黃明川特別提到影展中的「虛擬城邦」系列作品,展示了由AI主導的影像世界。這不僅是科技如何重塑視覺語言的問題,更關乎在無情感干預下,人類的存在意義何在。這些作品讓觀衆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在高度數字化的未來,人類是否會因此而逐漸失去情感的依歸?

對於科技如何影響人際關係與情感,黃明川認爲,紀錄片與藝術影像有着獨特的價值,能深入探討這些問題。紀錄片的真實性使觀衆能直觀地看到科技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尤其是在情感層面上的破壞。他指出,許多紀錄片揭示了人類在過度依賴科技溝通工具的過程中,如何逐漸喪失面對面交流的能力,進而加劇孤獨感。

藝術影像則提供了一種更具詩意的視角。通過視覺與聽覺的呈現,藝術影像能觸及情感的空洞與無奈,讓觀衆在美學享受中反思當代社會中的情感失落。黃明川認爲,這樣的藝術表達能在感官上直接觸動觀衆,引發對建立真實情感連結的深刻反思。

黃明川還提到,影展作爲一個平臺,幫助觀衆重新審視情感與靈魂的價值。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被物質與科技的誘惑所驅使,忽略了情感與靈魂的存在。影展的多元影片呈現和深入討論,正是讓觀衆重新思考什麼纔是最真實的情感交流,並引發他們對自我與他人關係的反思。

透過影展的討論,觀衆不僅能理解孤獨感的根源,還能在集中時間與空間中,通過影片、論壇與演講等多元形式,深入探索情感的多樣性和深度。這樣的反思過程,不僅有助於觀衆在現代科技和快節奏生活中,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寧靜,更能幫助人們重新認識情感的價值與意義。

2025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3月15日開展。圖爲影展活動文宣。(主辦單位提供)

黃明川談到影展對嘉義地方文化的貢獻。他認爲,影展的持續舉辦不僅提升了當地的藝術氛圍,也促進了文化交流與創新。嘉義作爲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影展的舉辦爲這座城市帶來了新的藝術視野和創作力量,激發了當地社會對當代藝術與情感表達的更多討論,豐富了嘉義的文化景觀。

黃明川今年所企劃的《誰比誰寂寞》影展,通過多元的影像作品與深刻的主題探討,不僅引發了人們對現代情感困境的關注,也爲觀衆提供了重新思考人類情感與存在的機會。(鄧博仁攝)

黃明川今年所企劃的《誰比誰寂寞》影展,通過多元的影像作品與深刻的主題探討,不僅引發了人們對現代情感困境的關注,也爲觀衆提供了重新思考人類情感與存在的機會。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影展提供了一個寧靜的反思空間,讓我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情感需求與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