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5G新創基地 遭質疑浪費公帑

嘉義文化科技基地昨天遭批花錢沒成果,設備、課程全靠公帑。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在蒜頭糖廠成立文化科技創新基地,2023年從5G文化科技落地計劃提撥1930萬元營運,但議員昨天質詢批,至今沒看到顯著成果,今年還編500萬元開辦課程。縣長翁章樑說,目標是扶植在地青創團隊,給年輕人一個返鄉機會。

翁章樑說,嘉義縣是農業縣,持續轉型發展科技,已經花8800萬元,好不容易弄了1個基地,也累積1個團隊,應讓團隊繼續經營,讓人才留在地方。

議員詹琬蓁說,文化科技基地得標廠商在外縣市也拿基地標案,透過幾個標案相互交流,成果報告只要寫跨縣市交流,每個地方都拿錢,今年AI數位學院課程還要再編500萬元,「經費和設備都是政府出錢讓這間公司做,已花8千萬元卻成效不彰」。

文觀局長徐佩鈴說,8千多萬元中的1930萬元是基地營運及活動、設備經費,活動後軟硬體移至創新基地,再供學生及企業參訪觀摩,廣播文物館、太空教育館舉辦沉浸體驗後的設備則留在原地使用,至今接待30個團體,近千人認識嘉義文化科技成果。她指出,文觀局會向基地要求KPI,也由基地向文策院、文化部、數發部爭取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