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矽光子研發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成立矽光子 CPO 平臺與 SIG

矽光子示意圖。 圖/AI生成

矽光子成未來科技新技術。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SRI)宣佈成立「矽光子CPO平臺與SIG」,以TSRI能量爲支點,將號召國內外學研界與產業共同加入,推廣以臺灣爲核心的國際半導體學研生態系,協助學界開發出能直接被產業採用的技術,縮短研究與實務之間的距離。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透過臉書表示,TSRI已於11日宣佈成立「矽光子CPO平臺與SIG」,他感謝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副總裁Philippe Absil、新思科技(Synopsys)全球副總裁暨臺灣區總經理李明哲、上詮光纖通信(FOCI)總經理胡頂達、安立知臺灣(Anritsu Taiwan)總經理陳逸樺,以及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教授李三良等重要貴賓共同到場支持。

吳誠文表示,在AI高速運算雲端伺服器、邊緣運算伺服器與終端裝置的資料傳輸速度不斷提升的需求下,臺灣必須將先進封裝技術進化,加速矽光子技術自主及產業鏈成型,其中共封裝光學(CPO)技術的推動,將能協助矽光子產業升級,將光學元件與半導體晶片整合,提升傳輸速度與效率。

吳誠文表示,他要感謝促進這次CPO平臺成立的合作伙伴,包含TSRI與imec攜手突破矽光子技術瓶頸;Synopsys提供EDA工具鏈,加速研發進程;FOCI、Anritsu、Jetek以光學量測技術協助產業升級等。希望能透過平臺,促進更多學界與產業專家共同投入CPO研究,讓相關技術不僅服務於AI伺服器,更能延伸到邊緣伺服器與全球消費者的終端設備。

今年SEMICON Taiwan的主軸是「世界同行‧創新啓航」,他認爲,其中很重要的關鍵要素就是「合作」,在AI崛起的時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自完成所有任務,未來要推動的創新應用與服務,都必須仰賴國際合作,才能真正造福全人類。臺灣在其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可由所製造出的先進晶片作爲基礎,協助技術整合,發展出廣泛應用於各種場域的創新系統。

他表示,臺灣需要更多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產業發展,期許臺灣在矽光子科技領域,也能引領系統整合的新紀元,打造高頻寬、低耗能的AI運算關鍵技術,更推動全球矽光子驗證標準,並透過跨國合作,強化臺灣成爲國際上的「可信賴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