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稅145%虛晃一槍!特朗普對中國釋放戰爭信號:美國有秘密武器!

加稅145%虛晃一槍!特朗普對中國釋放戰爭信號:美國有秘密武器!

11日訊:中美關係持續發酵,就在2025年4月9日,美國白宮突然宣佈將中國輸美商品關稅從125%提升至145%,這一數字創下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的歷史峰值。次日,中國商務部迅速反制,宣佈自4月12日起將美國進口商品關稅同步提高至125%,並明確表示“美方後續加稅將不予理會”。這場看似激烈的關稅博弈背後,隱藏着特朗普政府更深層的戰略意圖——通過經濟施壓配合軍事威懾,迫使中國在關鍵領域讓步。

關稅戰的升級始於2024年9月,美國以“技術轉讓違規”爲由啓動對華分階段加稅,半導體、電動車等戰略性產品稅率從25%逐步提升至100%。2025年4月10日,白宮進一步將關稅疊加至145%,理由是中國未接受“芬太尼問題”的無理指控。

但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稅率實際已超出市場承受能力,中美貿易額在3月關稅升至125%時就已萎縮73%,所謂“加稅”更多是政治表演。軍事層面的動作同樣引人關注。2025年3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在菲律賓宣佈部署“提豐”導彈系統,該系統可發射射程2500公里的戰斧導彈,直接威脅中國東南沿海。

與此同時,五角大樓秘密文件《臨時國防戰略指導意見》曝光,明確將“阻止中國收復臺灣”列爲美軍最優先任務,並計劃在亞太地區部署更多中程導彈和無人作戰系統。特朗普口中的“秘密武器”並非空穴來風。美國正在推進的“金穹”導彈防禦系統已投入200億美元,試圖構建覆蓋全美的高超音速導彈攔截網絡。

更具爭議的是B61-13重力核彈,其當量達36萬噸TNT,是廣島原子彈的24倍,原計劃由B-2轟炸機投放,現改爲B-21隱身轟炸機搭載,預計2030年服役。這些武器的研發被五角大樓稱爲“應對中俄軍力增長的必要舉措”。中國的反制措施同樣強硬。4月10日,中國將12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名單,限制稀土等關鍵資源出口。據彭博社報道,中國持有7000億美元美債,若持續拋售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商務部發言人強調,中國已做好“持久戰”準備,125%的關稅足以實現“經濟脫鉤”,美方再加稅只會淪爲數字遊戲。

法律界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上海律協專家指出,特朗普政府的“二級關稅”違反WTO非歧視原則,試圖通過“連坐”制裁第三方國家,本質是單邊霸凌。歐盟已聯合中國就電動車關稅問題展開談判,而阿根廷、巴西等新興市場則加速與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削弱美元影響力。軍事部署的風險正在上升。美國在菲律賓新增的4個軍事基地中,3個位於呂宋島,距離臺灣僅400公里。中國外交部4月11日警告,任何外部勢力干涉臺海事務都將“付出沉重代價”。與此同時,解放軍在南海展開實彈演習,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試射命中率達98%,展示出區域拒止能力。

經濟層面的連鎖反應已顯現。美國對華加稅後,納斯達克指數單日暴跌4.2%,大豆期貨價格跌破每蒲式耳10美元,農業州議員聯名反對關稅政策。中國則通過RCEP和“一帶一路”拓展市場,2025年一季度對東盟出口增長18%,部分抵消了對美貿易下滑的影響。國際輿論對美國的單邊主義普遍不滿。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供應鏈成本增加12%,發展中國家受害最深。德國《明鏡週刊》批評特朗普“將經濟問題軍事化”,試圖通過製造外部威脅轉移國內矛盾。法國前外長勒德里昂警告,這種“新冷戰”思維可能引發不可控的衝突。

這場由關稅引發的博弈,最終暴露了美國戰略的結構性矛盾。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極限施壓”迫使中國妥協,卻忽視了中美經濟深度依存的現實。更危險的是,軍事威懾與經濟制裁的疊加,正在將兩國關係推向對抗邊緣。正如中國駐美大使所言:“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在全球化時代,任何單邊主義的冒險都註定不會得逞。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