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要給一輛…北漂男猶豫「沒房該養車嗎」? 網勸退:年花10萬都不夠
一位北漂網友表示,家人打算送自己一臺二手車,但考量使用頻率及開銷後讓他有些猶豫。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近年萬物齊漲,對許多小資族來說,若想要維持生活品質,便很難再負擔買房、養車等重大開銷。一位北漂的網友提問,家人近日想將一臺二手車給他,讓他在臺北有車可以使用,然而考量使用頻率及養車的開銷後,他有些猶豫,因此想諮詢網友看法。
原PO在PTT發文表示,今年28歲,在臺北工作的他平日都是搭捷運上班,目前仍在累積資產中,未來打算在郊區或鄉下買房。而近日家人考慮將一臺二手豐田車給他使用,原PO分析,自己僅有周末打球時需要用車,且若要養車,除了保險及稅金外,停車位月租費也要4500元左右,再加上車子保養費用,粗估一年須增加10萬元的開銷。
而養車的誘因在於,未來若有車子,週末能夠走動的範圍將會更廣、更方便,回南部老家時也不一定要搭高鐵。原PO對此感到猶豫,「沒有房的情況下,會願意養車嗎」?
有不少網友認爲車子不是必要,「不是日常跟工作很需要的話,真的不要,很燒錢又只會貶值。我身邊的人有車都寧願搭高鐵南下了,開長途很累」、「我臺北人,在臺北沒車位真的超麻煩,要一直找,我後來就一直騎車了」、「你車接來都不要開,停車位、保險稅金就7至8萬了,一年抓10萬太少了」、「28歲,除非你薪水很高,不然就是拖累你自己」。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有車就會想到處走走了,我是這樣啦,很少開但還是都蠻需要的。主要你沒車位,租車位比較貴」、「開車是比較舒適,看你的評估」、「有車可以旅行、載女友,下雨也可以出門,假日生活變很豐富,以後有小孩更需要,我家也是先有車,再慢慢存錢買房的」,還有人分析最佳購車時機,「若不是工作需求,等實現買個帶車位的房(不論市郊)、有個伴,那時候纔是最佳的買車時機」。